《隆基绿能上半年营收385.29亿 亚太区域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超140%》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2
  • 8月29日,隆基绿能发布2024年半年成绩单。在光伏行业持续变革与挑战的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29亿元,硅片出货量44.44GW(对外销售21.96GW);电池对外销售2.66GW;组件出货量31.34GW,其中亚太区域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超140%。尽管受到产业链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及存货减值计提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仍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市场适应能力。

    亚太销量大幅提升

    HPBC 2.0破行业“内卷”

    在产能与出货方面,隆基绿能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上半年,公司BC系列组件出货量约10GW,其优异性能正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上半年,公司在亚太区域销量的大幅提升140%,不仅彰显了隆基绿能在国际市场的深厚根基,也为其全球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高效HPBC 2.0电池技术,公司推出面向集中式市场的双面组件产品Hi-MO 9,通过导入先进复合钝化技术和高可靠性背接触互联技术,叠加公司高品质泰睿硅片的电阻集中度高、吸杂效果好和机械性能强等核心优势,组件量产功率高达660W,高于同规格TOPCon组件30W以上,同时,Hi-MO 9的转换效率大幅跃升至24.43%,双面率突破70%,抗隐裂能力提升80%,在温度系数、衰减、抗光线辐照不均等方面较TOPCon产品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卓越性能不仅大幅领先行业,也为隆基绿能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绿能的组件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连续第6年获得RETC“最高成就”奖,连续第7次获得PVEL可靠性测试“最佳表现”奖,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是行业内外对隆基绿能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此外,公司还连续第18次蝉联PV-Tech组件可融资性最高评级AAA,这一殊荣进一步巩固了隆基绿能在全球光伏融资市场的领先地位。

    据透露,未来三年,隆基绿能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过80%;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GW,为公司先于行业复苏提供坚实支撑。

    BC优势显现

    集中式电站采购开辟BC标段

    面对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迭代,隆基绿能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布局。上半年,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其中《关于公开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的议案》获得通过,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泰睿”硅片、BC二代电池等先进产能的建设,旨在通过新技术加速实现BC等新技术的产业迭代,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开启光伏行业新的业绩增长极。

    技术创新是隆基绿能持续领先的关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数量3166项,拥有BC技术专利数量近200项,全方位筑深筑牢领先技术护城河。报告期内,凭借在光伏领域的突出技术贡献,公司主持和参与的两项科研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我国光伏领域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民营企业。

    随着西咸新区一期年产12.5GW电池和铜川12GW电池等BC二代项目建设和产能改造项目推进,HPBC 2.0产品将于2024年底进入规模上市,预计2025年底前公司BC产能将达到70GW(其中HPBC 2.0产能约50GW),2026年底国内电池基地计划全部迁移至BC产品。公司围绕供应链追溯管理体系、绿色可持续采购、本土化运营提升全球化能力,已实现北美区域出货顺畅通关,美国5GW组件工厂已经正式投产,对北美地区业务开拓形成了有力支持。这些战略落地,不仅展现了隆基绿能对未来光伏市场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作为行业领导者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和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公司BC系列组件的优异发电性能和低衰减表现已获大量市场实证。经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长达7个月的户外实证,公司Hi-MO X6防积灰组件较常规组件月均发电增益达2.84%,最高月相对增益达5.4%。这一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隆基绿能产品的卓越性能,也为其在光伏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此外,8月15日华能集团2024年光伏组件(第二批)框架协议采购招标的公布,更是为隆基绿能BC组件技术的市场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3标段为1GW的BC组件采购量,这是“五大六小”能源集团首次单独开辟BC标段,标志着BC技术路线在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市场的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隆基绿能作为BC技术的领先者,将有望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和优势。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7910.html
相关报告
  • 《先正达集团2024年上半年营收145亿美元,持续聚焦效率提升与创新驱动增长》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9-02
    • 2024 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为 14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7% (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15%) ? 第二季度集团营业收入为 72 亿美元 2024 年上半年集团 EBITDA 为 21 亿美元,同比下降 36% (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 30%) ? 第二季度 EBITDA 为 8 亿美元 上半年业绩受到分销商和零售商持续去库存以及更高频次的准时化采购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下跌与恶劣天气也减少了上半年市场对农业投入品的需求 利润率相较于 2023 年上半年的强劲表现有所下降,该表现由 2022 年市场的强劲需求所推动;2023 年下半年渠道去库存进一步加剧 先正达依然聚焦于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推动现金流的改善 预计 2024 年下半年市场有望趋于稳定;EBITDA 较去年同期相对低基线能有所回升 集团持续投资于研发和创新,保持长期的竞争力 先正达集团2024年8月29日公布 2024 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2024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 145亿美元,与 2023 年上半年强劲的业绩表现相比,减少 30 亿美元,同比下降 17%。按固定汇率计算,营业收入下降 15%。 上半年 EBITDA 为 21 亿美元,同比下降 36%(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 30%)。2024 年上半年,集团 EBITDA 利润率为 14.1%,与 2023 年上半年的 18.3% 相比,下降了 4.2 个百分点。2024 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 72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11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 11%)。 2024 年第二季度 EBITDA 为 8 亿美元,同比下降 39%(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 35%)。营业收入仍受植保全行业渠道大幅去库存的影响。农户收入总体下降,分销商和零售商持续削减库存以应对高利率环境带来的控制营运资本的压力。以上因素加之 2023 年准备金的减少以及其他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的综合原因,共同导致 EBITDA 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此外,在耕种季初期,农产品价格下滑以及不利的气侯条件(尤其是在美国)导致农户收入减少;同时,部分商业植保产品市场产能过剩。这些因素均对营业收入产生了影响。 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先正达集团积极采取更多措施来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改善现金流,同时致力于减少资本支出和降低运营成本。尽管面临诸多市场挑战,上半年现金流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得到了显著改善。 随着市场趋于稳定,先正达集团预计下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率相较于 2023 年较低的基线都将有所回升。 在当前依然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先正达植保的营业收入出现回落。利率环境走高,恶劣天气对多个市场造成影响,促使行业渠道持续去库存,第二季度形势尤为严峻。在此基础上,购买模式也进一步转向了临时决策。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生物制剂业务仍然实现了进一步的增长。 安道麦上半年的业绩有所下降。在有效成分专利过期后,供应商普遍面临具有挑战的市场环境。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业务低迷,对同比结果持续产生较大影响。尽管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安道麦仍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并继续致力于加速推进其正在进行的业务和转型项目,为 2024 年上半年现金流改善带来成效。 2024 年上半年,全球种子业务实现了 24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4%(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 2%)。蔬菜种子业务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被大田作物业绩表现所抵消。大田作物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有所回升。 先正达集团中国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创纪录的业绩相比,下降了 16%。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主动收缩低利润业务,同时也受到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该影响在业务结构调整后已有所缓解。 安道麦董事会此前已宣布任命 Ga?l Hili 自 2024 年 10 月 1 日起为安道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所接替的 Steve Hawkins 被任命为先正达植保业务总裁,该任命同样将于 2024 年10 月 1 日生效。 业绩亮点 各业务单元营业收入 先正达植保 面临主要市场(除中国外)持续去库存的挑战环境,2024 年上半年,先正达植保营业收入为 62 亿美元,同比下降 21%。此外,主要市场的恶劣天气,如巴西南部的洪灾以及西欧的暴雨等也对营业收入造成了影响。在美国,不利的天气状况导致耕种季推迟,进而影响了2024 年第二季度的采购模式。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使得对农业投入品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前 6 个月,北美地区营业收入下降 37%,欧洲地区下降 17%,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下降17%。由于分销商和零售商推迟了购买行为,拉美地区营业收入也下降 17%。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实现 9%的增长。 在此期间,先正达植保始终致力于为农户提供创新产品,包括在英国和印度成功推出ADEPIDYN®技术。这项新型杀菌剂已覆盖全球超过 55 个国家,为广大农户带来了全新的杀菌选择,有望成为先正达首个在商业化后八年实现年销售额达十亿美元的植保活性成分。同时,先正达还在生物制剂领域建立了多个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速推出新技术,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得益于高效生物刺激素益施帮®,生物制剂业务在中国市场表现突出,展现出持续的增长势头。该产品为水稻、水果和蔬菜提供了有效的非生物胁迫缓解方案。 安道麦 2024 年上半年,安道麦营业收入为 21 亿美元,同比下降 16%。 今年上半年,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营业收入下降 11%;拉美地区下降 29%。北美地区下 降 5%;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市场)下降 19%。中国市场营业收入下降 15%,主要由市场对 非农产品需求疲软所致。 2024 年上半年,安道麦在印度成功注册了全新解决方案 BAZAK®。这一创新产品结合了两 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内吸性有效成分(吡蚜酮和呋虫胺),帮助农户防治水稻褐飞虱。灭菌丹与克菌丹这两种有效成分在欧洲的登记更新成功,保障了′′FOLPAN®500 SC′′的持续销 售。该产品是一款叶面触杀型杀菌剂,主要用于谷物防治小麦叶枯病( Septoria tritici)。 先正达种子 2024 年上半年,先正达种子营业收入为 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4%。 北美地区的大田作物收入实现了 2%的增长;中国市场增长了 29%,同时欧洲地区也保持稳定。拉丁美洲进入耕种季,带来了良好开端,巴西地区增长强劲,营业收入增长 38%;拉美地区南北区域下降 34%,其主要原因是玉米矮缩病肆虐以及经济状况不佳,导致阿根廷市场疲软。持续的贸易限制措施导致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下降 33%。蔬菜种子业务的营业收入增长 8%,花卉种子业务增长 3%。北美地区的种子营业收入得益于品牌大豆和授权大豆产品销量的提升,同时在玉米耕作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保持了玉米市场份额的稳定。在中国市场通过开展玉米和大豆规模化示范种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商业化进程,并在玉米、水稻、大豆和蔬菜领域推出 31 款新商业化品种,维持了同比增长态势。欧洲地区首次实现 100%线上(端到端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袋装玉米和向日葵种子,并由 Cropwise®种子选择器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支持。在巴西,新推出的杂交品种在第三方产量试验中取得了高产量的佳绩。 先正达蔬菜种子业务在欧洲、非洲、中东以及亚太地区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业务整体营业收入显著提升。这一增长得益于战略定价策略,以及在欧洲成功推出的具有高附加值特性的新产品,如抗番茄褐皱果病毒(ToBRFV)和抗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LCNDV)的品种。同时,公司对东南亚市场保持高度关注,并进一步扩大了在印度主要作物市场,如番茄和花椰菜市场的领先地位。 先正达集团中国 2024 年上半年,先正达集团中国的营业收入为 5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6%。 品牌制剂、种子和生物肥料业务实现了稳健增长,但这一增长被同比大幅下跌的产品价格以及粮食业务的计划内规模缩减所抵消。 种子业务营业收入增长 28%。品牌制剂营业收入增长 2%。中化化肥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扬农化工营业收入下降 23%。先正达集团中国收缩了利润率较低的粮食业务,因而中化粮谷营业收入下降 54%。 2024 年上半年,包括 TYMIRIUM®技术在内的多款新产品在中国成功上市。中化化肥推进′′生物+′′战略,推出四款新型生物肥料,促进生物肥料的毛利润增长了 30%。同时,种子业务推出了 31 个新品种,生物育种作物示范种植面积达 8.5 万公顷,加快了生物育种商业化进程。此外,MAP 还成功推广了′′产品+服务′′全程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
  • 《上半年动力电池累计销量增长26.6%!》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2
    • 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2.6GWh,同比增长40.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84.5GWh,同比增长137.3%。 从具体市场装车量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今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2.8GWh,同比增长30.2%,环比增长7.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为11.1GWh,占总装车量的25.9%;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31.7GWh,占总装车量的74.0%。 按照6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宁德时代仍稳居首位,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紧随其后,上半年装车量排名TOP5与6月排名表现相同。今年1~6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2.97%,达到46.38%,逼近50%;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以及国轩高科市场占比同比均出现下滑,占比分别为25.1%、6.87%、4.21%、3.56%。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巨头企业合计占据超70%的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六至十位的企业分别为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和LG新能源。 从上半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车数据看,宁德时代与比亚迪装车量接近,分别为52.43GWh和50.47GWh,占比分别为37.19%、35.79%。但从同比变动表现看,宁德时代增长了2.13%,而比亚迪则同比下降了7.89%。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电池的装车客户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比亚迪电池多供给比亚迪自产新能源汽车,同步在推动外供渠道,宁德时代电池则主要外供汽车厂商。 据悉,在乘用车动力电池价格的激烈竞争中,宁德时代也在加大对商用车市场的布局。7月4日,宁德时代正式推出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同时发布“宁德时代天行轻型商用车(L)-超充版”和“宁德时代天行轻型商用车(L)-长续航版”两款产品,可实现4C超充能力和500km的实况续航。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推动的多种形态电池发展中,部分电池已经成功实现装车应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半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实现了装车,半固态电池的装车量为2154.7MWh,钠离子电池装车量为1.5MWh。配套电池企业分别为卫蓝新能源、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以及中科海钠。 或是受到上半年数据增长的影响,7月11日早盘,A股动力电池板块领涨,截至当日收盘,容百科技、德新科技涨超10%,欣旺达涨6.33%,亿纬锂能涨5.93%,宁德时代涨幅略小,收盘涨幅为2.29%。 从终端需求市场看,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维持。2024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04.90万辆,同比增长30.15%。中原证券研报认为,结合国内外行业动态、细分领域价格走势、月度销量及行业发展趋势,锂电行业景气度总体持续向上。中长期而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确定,锂电板块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