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动力电池累计销量增长26.6%!》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2
  • 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2.6GWh,同比增长40.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84.5GWh,同比增长137.3%。

    从具体市场装车量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今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2.8GWh,同比增长30.2%,环比增长7.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为11.1GWh,占总装车量的25.9%;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31.7GWh,占总装车量的74.0%。

    按照6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宁德时代仍稳居首位,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紧随其后,上半年装车量排名TOP5与6月排名表现相同。今年1~6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2.97%,达到46.38%,逼近50%;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以及国轩高科市场占比同比均出现下滑,占比分别为25.1%、6.87%、4.21%、3.56%。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巨头企业合计占据超70%的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六至十位的企业分别为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和LG新能源。

    从上半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车数据看,宁德时代与比亚迪装车量接近,分别为52.43GWh和50.47GWh,占比分别为37.19%、35.79%。但从同比变动表现看,宁德时代增长了2.13%,而比亚迪则同比下降了7.89%。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电池的装车客户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比亚迪电池多供给比亚迪自产新能源汽车,同步在推动外供渠道,宁德时代电池则主要外供汽车厂商。

    据悉,在乘用车动力电池价格的激烈竞争中,宁德时代也在加大对商用车市场的布局。7月4日,宁德时代正式推出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同时发布“宁德时代天行轻型商用车(L)-超充版”和“宁德时代天行轻型商用车(L)-长续航版”两款产品,可实现4C超充能力和500km的实况续航。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推动的多种形态电池发展中,部分电池已经成功实现装车应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半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实现了装车,半固态电池的装车量为2154.7MWh,钠离子电池装车量为1.5MWh。配套电池企业分别为卫蓝新能源、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以及中科海钠。

    或是受到上半年数据增长的影响,7月11日早盘,A股动力电池板块领涨,截至当日收盘,容百科技、德新科技涨超10%,欣旺达涨6.33%,亿纬锂能涨5.93%,宁德时代涨幅略小,收盘涨幅为2.29%。

    从终端需求市场看,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维持。2024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04.90万辆,同比增长30.15%。中原证券研报认为,结合国内外行业动态、细分领域价格走势、月度销量及行业发展趋势,锂电行业景气度总体持续向上。中长期而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确定,锂电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3361-1.html
相关报告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02.18%》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1
    • 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比上年增长102.18%。其中,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市占率居前 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较2020年36.2GWh全球装机量增长167.13%。业内人士指出,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松下被视为第一梯队,三者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较为接近,分别为24.6%、23.4%、18.4%。目前,宁德时代在市占率方面已与LG新能源、松下拉开距离。 其他电池厂商奋起直追。比亚迪2021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从6.7%扩大到8.8%,装机量达到26.3GWh。2021年,比亚迪销售近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31.6%。 中创新航2021年装机量增速为132%,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7%。证监会2021年12月披露,已接收中创新航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材料,中创新航拟赴港IPO。 蜂巢能源2021年装机量同比增速达416.67%,市场份额增至1%。蜂巢能源正在推进上市计划。2022年1月,中信证券披露,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双方计划在2022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行业竞争激烈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以及储能需求提升,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发展,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产能方面宁德时代具有优势。根据中信证券研报,宁德时代以福建宁德为中心,目前已经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十大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产能约为235GWh,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将超800GWh。 相关企业计划扩大产能。招股说明书显示,LG新能源构建“五足鼎立”的全球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约为450GWh。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发布面向2025年的“领蜂600”战略,将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2021年,蜂巢能源共计发布了七次扩产计划,总投资额达776亿元。目前公司拥有九座电池生产基地,在建产能达到297GWh,其中包括在德国萨尔州新建的海外电池工厂。 从技术路线及资源布局看,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条主流电池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同时不断开拓钠离子电池、AB结构电池、巧克力电池换电品牌等新技术、新产品;并通过投资参股、锁定长单、合资共建等方式参与锂矿、锂电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LG新能源技术布局主要围绕三元电池展开,铁锂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2021年7月,LG新能源公告,与澳大利亚锂矿商Vulcan Energy Resources签署5年的氢氧化锂供应协议,2025年起每年将采购1万吨氢氧化锂。2020年底,LG新能源与锂资源巨头SQM签署8年锂盐采购长单,SQM将向LG新能源供应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合计5.5万吨。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380GWh,需求空间大、增速快。另外,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约55GWh,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约500GWh,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 《2021年动力电池产销量、装车量大增》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8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日前发布的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219.7GWh,同比增长163.4%;销量达186.0GWh,同比增长182.3%;装车量达154.5GWh,同比增长142.8%。 同时,数据显示,2021年有5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同比减少13家。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的企业中,我国企业占九席,其中宁德时代装车量达80.51GWh,占比达52.1%。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已不再是日韩企业的天下,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国内企业装车量位列前十,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共获得国内外车企46笔订单/项目定点,其中国内车企订单22笔,国外车企订单24笔,交付量与交付周期以大单、长单为主。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实现高速发展,全年锁定多个国内外长单。同时,中创新航、合肥国轩、鹏辉能源等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在拿下主流车企并释放产能后,正迅速崛起。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本身就大,随着行业逐步成熟,占比自然下降,同时车企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均有意培养‘二供’‘三供’,由此拉升了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不可能一家独大,二线企业逐步崛起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只有做好“二供”,才有成为“一供”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飙涨,涨幅远超行业预期。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18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达33.4万元/吨,而2021年同期价格约5万元/吨。2021年10月,动力电池企业密集宣布涨价,同时不接受长期订单,并开始全球“扫矿”。 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近日撰文呼吁,产业链上下游要共同分担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稳住动力电池价格。此外,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不久前也表示,将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与青海、四川、江西等省沟通,协调推动国内锂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