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 智食科技】江西农业大学李涛副教授课题组:黄栀子采后初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3-29
  • 2025年3月,江西农业大学李涛副教授课题组在农林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中国科学院一区Top,IF: 5.6,ESI前10%)发表题为“Postharvest primary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A comprehensive review”的综述性论文,为深入揭示黄栀子初加工过程品质变化的内在机理及其优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推动中药材初加工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ODAzMjY1OQ==&mid=2247596093&idx=1&sn=46c2505a3d699a5790e1d3682b722d46&scene=0
相关报告
  • 《【食品加 智食科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吴继红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院校合作发表能源顶刊综述》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4-24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吴继红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院校合作发表能源顶刊综述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吴继红教授、劳菲副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莱布尼茨农业工程和生物经济研究所、柏林洪堡大学Philipp Grundmann教授在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评论》(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发表综述文章《农作物加工副产物利用链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潜力:以柑橘和甘蔗副产物为例》(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duction potentials in the crop processing by-products utilization chains: A review on citrus and sugarcane by-products)。
  • 《中国农业大学功能食品与果蔬加工新技术研究室》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1
    • 该研究室以水果、蔬菜、中草药等为研究对象,借助于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现代光学和计算机等新技术,进行果蔬加工、果酒发酵、功能性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工艺与设备的开发。从事的研究主要包括: 果蔬加工:发酵蔬菜菌种分离鉴定,亚硝酸盐形成机理与控制,生物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果蔬汁、果蔬饮料、发酵蔬菜、脱水蔬菜和速冻蔬菜等加工工艺及其设备选型配套,果醋及其饮料加工技术,果渣综合利用技术。 果酒发酵:果酒菌种选育、生长因子与代谢控制,果酒发酵动力学、结合SO2控制,果酒(苹果酒、梨酒、枣酒、桑椹酒、枸杞酒等)发酵工艺及其设备选型配套。 功能性食品:红茶菌菌种分离鉴定、代谢调控与发酵工艺优化,苹果、鱼腥草等中功能成分分离、提纯,何首乌的炮制及有效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与饮料开发。 信息技术应用:机器视觉无损探测中的图像处理、图像识别技术,近红外技术应用,机器视觉水果分级系统研究及设备开发,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 微生物预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果蔬食品中主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预测和控制,HACCP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目前正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项、参加2项,主持农业部"948"课题1项。与此同时,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先后承担、完成了企业委托课题近40项。 该科研团队由29人组成,其中教师6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员1人),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7人)。研究室每年招收食品加工工艺与新技术等专业博士生、硕士生1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