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微生物基因组的高灵敏分析及智能预警技术研发获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6-05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微生物基因组的高灵敏检测分析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研发了基于摩擦纳米产电效应的硫酸盐还原菌基因片段的定量检测及智能预警技术,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2.5)。

    硫酸盐还原菌是腐蚀性最强,也是研究最广泛的腐蚀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腐蚀微生物的功能和行为依赖于其复杂的基因网络,通过研究其胞内功能性表达基因对于操纵微生物腐蚀发生行为表型十分重要。

    此研究构建了基于液滴摩擦产电效应的高电压输出器件(DEG)。通过构建聚二甲基硅氧烷掺杂的高熵氧化物材料作为DEG的中间层,利用中间层材料的高熵效应和强大的电荷捕获能力有效减少电荷衰减,从而为增加DEG的电压输出提供了保证,成功实现了420 V的高电压输出和0.23 mA的电流输出。科研人员还研究构建了基于DEG的硫酸盐还原菌基因片段的高灵敏检测分析方法和早期预警系统,为低容量、高灵敏度的腐蚀微生物基因组样品分析需求提供了新的可能。

    该研究是海洋环境腐蚀领域中一项新的研究探索,对于腐蚀微生物功能基因信息的定量检测分析,以及从功能遗传学水平探索微生物腐蚀早期预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周雅楠,副研究员曾艳及硕士生王健明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鹏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Yanan Zhou,‡ Yan Zeng,‡ Jianming Wang,‡ Xiaoyi Li,  Peng Wang, * Wenlong Ma, Congyu Wang, Jiawei Li, Wenyong Jiang,and Dun Zhang,Enhancement of the voltage output of droplet electricity generators using high dielectric high-entropy oxide composites,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4, 17, 3580. DOI: 10.1039/d4ee01234h

  • 原文来源:https://qdio.cas.cn/2019Ver/News/kyjz/202405/t20240531_7177096.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微生物检测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7-28
    • 最近,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4)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微生物检测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High-Entropy Ceramics Enhanced Droplet Electricity Generat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Bacterial Detection”。 铜绿假单胞杆菌(P.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腐蚀微生物,快速、精准检测P. aeruginosa的技术开发对于腐蚀环境评估、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单液滴产电效应的海洋腐蚀微生物检测方法,具体设计了一种由高熵材料作为中间层结构的产电模型,极大抑制摩擦电荷的损耗,将输出电压提升至525V,是传统材料输出电压的四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电容性或摩擦电荷总量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其中改变摩擦电荷总量的方法可以通过固-液界面吸附效应实现,单个液滴状态的变化影响摩擦电荷的总量。相较于改变电容性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更简便的制备方法和更便捷的检测流程,无需对电极进行修饰。 该技术的开发为海洋微生物腐蚀的风险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为海洋工程、装备等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博士学生王从宇及硕士学生王健明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鹏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 Congyu Wang, Jianming Wang, Peng Wang*, Yihan Sun, Wenlong Ma, Xiaoyi Li, Maomi Zhao, Dun Zhang. High-entropy Ceramics Enhanced Droplet Electricity Generat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Bacterial Detec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2400505.
  • 《海洋所在海洋腐蚀微生物检测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4-10-08
    • 最近,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4)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微生物检测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High-Entropy Ceramics Enhanced Droplet Electricity Generat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Bacterial Detection”。 铜绿假单胞杆菌(P.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腐蚀微生物,快速、精准检测P. aeruginosa的技术开发对于腐蚀环境评估、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单液滴产电效应的海洋腐蚀微生物检测方法,具体设计了一种由高熵材料作为中间层结构的产电模型,极大抑制摩擦电荷的损耗,将输出电压提升至525V,是传统材料输出电压的四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电容性或摩擦电荷总量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其中改变摩擦电荷总量的方法可以通过固-液界面吸附效应实现,单个液滴状态的变化影响摩擦电荷的总量。相较于改变电容性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更简便的制备方法和更便捷的检测流程,无需对电极进行修饰。 该技术的开发为海洋微生物腐蚀的风险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为海洋工程、装备等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博士学生王从宇及硕士学生王健明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鹏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