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候条件下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研究综述》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09-26
  • 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阳光充足,光伏组件在这些气候条件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目的是对近年来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干旱气候条件下太阳能光伏装置的应用进行展望。这篇综述的新颖之处在于提供了在这种气候下最新的实验结果,并绘制了大约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实验结果。根据不同的位置和技术,分析了天气、粉尘等环境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对PV模块的性能和退化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实现PV安装时仔细考虑这些参数非常重要。从这篇综述中,提出了一般的结论和指导方针。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1日

相关报告
  • 《太阳能光伏板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新集成性能的实验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7-22
    • 本文介绍了光伏(PV)板与单坡太阳能蒸馏器新型耦合性能的实验研究。耦合基于将PV集成在静止电容器上,其中PV输出功率通过嵌入在静止盆内的电阻直接传输到盐水。这种集成使PV能够将其反射的太阳能传输到盐水中。该系统(PV +太阳能静止)的性能研究了盆地中的黑色钢丝绒纤维(BSWF)以及PV和静止冷凝器的自然和强制对流空气冷却(FAC)。结果表明,将PV与传统的太阳能蒸馏器(CSS)以及CSS和BSWF相结合,使静止生产率分别提高了9%和23%。此外,在CSS + PV + BSWF + FAC的情况下,实现了最高的脱盐产率和最大效率,然而,CSS具有最低的产率和效率。与其他系统相比,使用PV作为反射器可使生产率提高3.2%,并实现最低成本。使用带有CSS的PV + BSWF + FAC与CSS具有大致相同的淡水成本,但它的日产量和效率分别提高了30%和35%。
  • 《光伏系统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的传热建模及性能评价》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12-26
    • 面板温度在光伏发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尝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a软件建立一个有限元(FE)计算模型,用于预测光伏板的传热现象。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无风、多风条件下污垢对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季节变化对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由于粉尘沉降引起的面板效率下降比冬季高51.0%。在有风的日子里,洁净和灰尘的面板的最大效率分别降低了15.0%和19.5%。成功预测和验证了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面板表面温度、传热系数、太阳辐射和效率。夏季和冬季面板效率分别为13.0-13.9%和16.0-16.4%。此外,与名义操作单元温度(NOCT)模型相比,FE模型预测的温度剖面更精确,统计误差较小。因此,该模型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光伏系统的传热分析。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