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的传热建模及性能评价》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12-26
  • 面板温度在光伏发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尝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a软件建立一个有限元(FE)计算模型,用于预测光伏板的传热现象。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无风、多风条件下污垢对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季节变化对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由于粉尘沉降引起的面板效率下降比冬季高51.0%。在有风的日子里,洁净和灰尘的面板的最大效率分别降低了15.0%和19.5%。成功预测和验证了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面板表面温度、传热系数、太阳辐射和效率。夏季和冬季面板效率分别为13.0-13.9%和16.0-16.4%。此外,与名义操作单元温度(NOCT)模型相比,FE模型预测的温度剖面更精确,统计误差较小。因此,该模型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光伏系统的传热分析。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

相关报告
  • 《三种不同硅技术在复合气候条件下的现场分析–第二部分–使用统计工具进行季节性评估和性能下降率》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10-14
    • 本文是对“复合气候条件下三种不同硅基技术的现场分析”的扩展研究,其中,每月平均性能比,温度校正的性能比,串联电阻和多晶硅(mc-si)的有效峰值功率提出了具有本征薄层(HIT)和基于非晶硅(a-si)的光伏模块的异质结三年。本研究试图调查季节性性能并使用三种统计工具(即线性回归,经典季节性分解(CSD)和局部加权散点图平滑(LOESS))对三年的归一化性能比和归一化效率进行评估,以确定降解率。此外,已经评估了九种光伏组件(即每种技术的三个组件)的比较分析,以及太阳辐照度和组件温度对性能比的敏感性分析。发现a-si模块的降级率为1.24%/年,1.16%/年和1.16%/年,HIT模块为0.14%/年,0.56%/年和0.11%/年,以及1.50%/年,使用线性回归,CSD和LOESS分析的mc-si模块分别为0.82%/年和1.46%/年。发现a-si的平均效率为5.17%,HIT的平均效率为15.40%,mc-si模块的平均效率为10.78%。此外,还评估了这些模块技术在室外运行三年后的特定季节中的性能。 ——文章发布于2020年3月
  • 《不同气候区光伏系统性能和故障数据的统计评价》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3-14
    • 该研究项目INFINITY专注于不同气候地区光伏系统组件的设计改进。近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安装率的上升,以及非温和气候条件下的最高增长率,这个主题变得有针对性。由于光伏组件没有针对各自的气候区进行优化,所以本项目的目标是收集各个气候区光伏安装的故障数据。采用IEA PVPS Task 13故障调查扩展格式,实现了标准化的数据输入,使PV系统和故障信息更加详细。结合可靠性研讨会记录、PVPS Task 13和项目合作伙伴在光伏可靠性测试方面的经验,阐述了组件和故障结构。这些结构被映射到数据库中,以便收集和准备输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经过筛选,提供了来自全球45个国家340个子系统的1048个样本的完整数据集。数据滤波后进行功率损耗评估、聚类分析和趋势分析。本文介绍了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的一系列光伏系统到最近安装的光伏系统,比较了不同气候区光伏组件故障的结果。 ——文章发布于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