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工业两大“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5-10
  • 《衢州市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打造“一区一基地”即全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和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实现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230亿元。培育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企业300家,实施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300个,累计实现8000家企业上云等一系列具体目标。 《新兴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力争到2021年,新兴产业工业产值突破1100亿元;培育百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十亿元以上的标杆企业20家。 解读 “重点推进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5月6日,市经信局负责人在解读我市工业两大“三年行动计划”时说,围绕“一区一基地”目标,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腿走路,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推动新兴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市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特色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含氟新材料、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等,现已建成国内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级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有巨化集团、华友钴业、乐叶光伏、韩国晓星等。以华友为龙头的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通过引进杉杉、天硕、北斗星等行业知名企业,目前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已逐渐齐全。 工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包括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和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等6大着力点共20项重点任务。我市从组织领导、评价体系、政策支持、要素等方面强化保障。对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进行分解,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100家拟培育的试点示范企业名单、100个工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名录已明确。 新兴产业培育以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为目标,推动新兴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实现“在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标。培育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示范引领,集群推进、优化布局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等原则。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国家和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要求,市经信局成立工作专班,广泛调研并经市政府最终确定:将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五大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产业,我市提出突破发展:构建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链,重点发展磷酸铁锂、钛酸锂、三元材料、多元材料等正极材料;高性能硅碳等负极材料;高性能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和高性能电池隔膜材料等,将衢州打造成为浙江省重要的锂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锂电池下游应用,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

相关报告
  • 《贵州省出台全国首个PPP三年行动计划》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7-08-21
    • 日前,《贵州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印发实施,标志着贵州省PPP项目实行目标化管理的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计划是全国首个PPP三年行动计划。 据贵州日报16日消息,据了解,2014年以来,贵州省按照国家推广PPP模式工作的有关要求,把推广PPP模式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建立全省统一的PPP项目库,加大PPP项目储备和推介力度,在能源、交通、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旅游、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动落地实施了一批PPP项目。在今年举办的全省扩大民间投资暨重点项目·PPP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上制定了“PPP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对PPP项目实行目标化管理,通过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间节点,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PPP工作运行机制,助推全省投资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发布的贵州省PPP三年行动计划以项目为基础,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在“6+1”传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筛选出1000个前期工作充分,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PPP项目进行重点推进。项目推进目标细分为“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完成PPP前期工作”“签订规范PPP合同”“落地规范建设”“正式建成运营”五个阶段。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督促和调度,并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畅通政社沟通渠道、强化要素支持、优化投资环境、发挥PPP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等方式,推动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 《湖南出台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2-29
    • 湖南省工信厅近日发布《湖南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到2022年,全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规模力争超过1500亿元,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邵阳、永州、衡阳、郴州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加快打造国内重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 湖南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条较完整,拥有骨干企业40余家。长株潭地区聚集了蓝思科技、株洲晶彩、长城信息、纽曼数码等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显示器件及模组、再到下游应用的一批企业;邵阳引进彩虹集团等企业,填补了湖南省显示防护玻璃制造的空白;湘南地区承接了贵德集团等一批生产液晶显示屏、触摸显示屏等显示模组的企业。 “三年行动计划”,湖南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将开展5项重点任务:实施“强玻、引屏、补端”工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深化开放合作。支持全球新型显示器件龙头企业在湖南设立研究机构、区域总部、创新中心、孵化基地,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小巨人”;依托长株潭城市群,打造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组建湖南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联盟,扶植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为推动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湖南省将成立产业链推进工作小组,由联系产业链的省领导挂帅,建立产业链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首批次应用和重大技术装备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发挥省级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多种方式投资;对国内外领军人才及团队、高端技术人才、复合管理型人才等,在引进奖励、税收优惠、住房补贴、家属随迁等配套方面优先保障。 力争到2022年,全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规模企业过百家,1家企业冲刺千亿;建设省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以上;构建总量规模大、产业布局优、链条构架全、创新能力强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