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是世界卫生组织创新挑战奖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26
  • 坎帕拉,2019年3月16日:-乌干达研究员Misaki Wayengera博士,就职于Makerere大学卫生科学学院病理科,是世卫组织非洲创新挑战赛决赛的顶级竞争者。这是继他诊断出血热的开创性发明之后。

    Wayengera博士的发明也被称为泛丝状病毒快速诊断测试,它使用了一种纸带测试,就像用于怀孕测试的那种。然而,这将用于检测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和其他出血热。

    非洲曾发生过几次出血热暴发,特别是埃博拉病毒病(EVD),最近一次和正在发生的疫情目前发生在与乌干达接壤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快速诊断对于告知关键决策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发生疾病暴发时应采取的干预措施和措施。

    如果得到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在内的卫生当局的批准,Wayengera博士的泛丝状病毒快速诊断试验将大大改善疾病暴发期间的快速检测和结果周转时间。

    世卫组织创新挑战在短短四周内共收到来自77个国家的2471份申请,其中44份来自非洲。一个由独立评估人员组成的小组对这些创新进行了评估,并介绍了它们产生影响的潜力以及以可持续方式扩大规模的能力。超过三分之一的参赛作品来自女性。

    2019年3月26日,在佛得角普拉亚举行的第二届世卫组织非洲卫生论坛开幕式上,将正式确认从2400多个参赛项目中选出的前30项面向卫生的创新。

    “来自创新挑战的回应程度肯定了人们的热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希望做出改变,为非洲大陆的医疗体系做出贡献。卫生创新者在世卫组织找到了新的归宿,他们的创新理念将与我们的利益攸关方网络合作得到支持,”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博士说。

    据乌干达一家专注于技术、科学和创新的在线新闻机构Sauti Tech称,其他入围决赛的乌干达选手还包括Wasswa William和Denis Lee Oguzu。Wasswa先生发明了PapES,可以从papi -涂片图像中对宫颈癌进行自动诊断和分类。该工具还考虑了患者的宫颈癌风险因素。细胞病理学家分析患者的宫颈癌危险因素和工具产生的结果,对宫颈癌的可能性。

    Oguzu先生为Android和iOS系统发明了一种移动的、按需的、超本地的救护车、警察和消防服务呼叫和调度应急系统。这项创新汇集了各种类型的私人和公共紧急服务,并允许以最快的速度立即向患者提供所需的最近服务。

    在收到的所有申请中,639份进入了评估阶段。这反映了创新者在从想法到开发并最终广泛应用其解决方案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投资,辅以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对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开发创新解决方案来解决非洲的卫生挑战仍然至关重要

相关报告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世界疟疾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0-03-21
    • 2019年1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TO)发布《2019年世界疟疾报告》。该报告显示全球抗击疟疾的行动在过去10余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进展缓慢,可能无法实现一些关键目标。该报告跟踪了疟疾规划和研究投资、疟疾预防、诊断和治疗、监测、疟疾疾病负担趋势和疟疾消除等领域的进展。它还包括有关疟疾对孕产妇、婴儿和儿童健康的后果,“高负担到高影响”方法以及对抗击疟疾的生物威胁等。 一、 疟疾病例和死亡负担的区域和全球趋势 全球疟疾病例中的85%来自19个国家:印度和18个非洲国家。其中尼日利亚占全球所有病例的25%,其次是刚果民主共和国(12%)、乌干达(5%)、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和尼日尔(各占4%)。2018年,全球估计有40.5万人死于疟疾,而2017年估计为41.6万,2010年为58.5万人。其中WTO非洲区域是2018年疟疾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占2018年所有疟疾死亡人数的94%。 图 1 2010-2018年全球及WTO区域疟疾发病率趋势(每千名危险人群中的病例) 资料来源:WHO,World Malaria Report 2019 二、 疟疾对孕产妇、婴儿和儿童健康的影响 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有26%的孕妇和儿童睡在药浸蚊帐里,到2018年,孕妇和儿童睡在药浸蚊帐里的人数占比高达61%。从2017年到2018年,在该地区孕妇中,在产前保健机构中接受所推荐的3剂或3剂以上妊娠期间歇性预防治疗(IPTp)服务的百分比从大约22%增加到31%。针对生活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的五岁以下儿童,WTO建议在高传播雨季采取季节性抗疟化学预防措施。2018年,对72%符合预防医学要求的儿童采取了此项预防措施。另一项推荐办法是,采用婴儿间歇性预防治疗(IPTi)方法,通过国家免疫接种平台向幼童提供抗疟药物。 WTO建议使用有效的病媒控制措施(使用药浸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和预防性抗疟药物来保护孕妇和儿童,使其免受疟疾感染。通过强大的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提供这些及其他经证实有效的疟疾控制工具,包括进行及时诊断检测和治疗,是实现《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目标的关键。 三、 “高负担到高成效”倡议 2018年,WTO和终止疟疾伙伴关系一道发起了“高负担到高影响”计划。这是一项有针对性的应对计划,旨在减少受疟疾影响最严重国家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截至2019年11月,已有九个国家启动了这项计划,其中有两个国家报告说2018年疟疾病例数比上一年大幅减少(印度病例数减少了260万,乌干达病例数减少了150万)。 四、 消除疟疾,防止疟疾卷土重来 全球消除疟疾的范围正在扩大,越来越多国家接近本土病例为零。2018年,49个国家报告不到1万疟疾病例,高于2017年的46个国家和2010年的40个国家。其中,巴拉圭和乌兹别克斯坦于2018年获得WTO消除认证,阿尔及利亚和阿根廷于2019年初获得认证。2018年,中国、萨尔瓦多、伊朗、马来西亚和东帝汶报告的本土病例为零。这些指标表明,消除疟疾已触手可及。 五、 对疟疾规划和研究的投资 2018年,疟疾流行国政府和国际伙伴对全球疟疾控制和消除工作的投资估计为27亿美元,比2017年的32亿美元有所减少。2018年的投资额没有达到全球如期实现《全球疟疾技术战略》里程碑所需的50亿美元。2018年近四分之三投资用在WTO非洲区域,其次是WTO美洲区域(7%)、东南亚区域(6%),以及东地中海区域和西太平洋区域(各占5%)。 图 2 2010-2018年按产品类型分类与疟疾相关的研发经费 资料来源:WHO,World Malaria Report 2019 虽然自2010年以来疟疾防治资金保持相对稳定,但2018年的投资水平远远不足以实现《全球疟疾技术战略》确定的前两个里程碑,即到2020年全球疟疾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与2015年相比至少降低40%。2018年,用于疟疾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投资为6.63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1800万美元。用于药物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从2017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52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六、 疟疾防治 为预防疟疾,WTO建议在特定人群(即孕妇、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中进行病媒控制(即减少蚊子叮咬人类的机会)或化学预防(即提供抑制感染的药物)。WTO建议的预防蚊虫叮咬的核心干预措施是在杀虫剂处理的蚊帐(ITN)和室内残留喷雾剂(IRS)下睡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幼虫源管理或其他环境改造来补充ITN和IRS。关于化学预防,WTO建议采取多种因地制宜的干预措施。 七、 诊断检测和治疗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止疟疾轻症发展为重症乃至死亡的最有效方法。根据2015至2018年间在20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完成的全国性家庭调查发现,由于难以获得卫生保健提供者的服务或照护人员缺乏对疟疾症状认识,造成了很高比例的发热儿童没有得到任何医疗照顾。缩小儿童之间的治疗差距,WTO建议采用社区综合病例管理(iCCM)。该方法促进在卫生设施和社区一级对儿童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情况(疟疾、肺炎和腹泻)进行综合管理。2018年,30个国家在不同层面实施了社区综合病例管理,不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是在全国实施。 八、 疟疾监测系统 《全球疟疾技术战略》的第三个支柱是使疟疾监测成为核心干预措施。为了解疟疾监测系统能否满足该需要,WTO建议对监测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全球疟疾规划与奥斯陆大学合作,在地区卫生信息软件2(DHIS2)中开发了标准化的疟疾模块,用于汇总和收集基于病例的日常数据,包括相关数据元素、主要流行病学和数据质量指标总表、报告以及便利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医疗机构数据分析课程。WTO一直在协调各国卫生部的卫生管理信息系统(HMIS)部门。截至2019年10月,已有23个国家安装了WTO的总体疟疾模块,另外6国计划在2020年安装。 九、 应对疟疾防治工作面临的生物威胁 从2010年到2018年,约有81个国家向WTO报告了杀虫剂抗性监测数据。2010—2018年提供数据的81个疟疾流行国中,73国发现来自一个收集点的一种疟疾病媒对四类杀虫剂中至少一类存在抗性。 图 3 2010-2018年81个国家的杀虫剂抗性监测数据 资料来源:WHO,World Malaria Report 2019 拟除虫菊酯是目前药浸蚊帐使用的唯一杀虫剂类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普遍存在,三分之二以上接受检测的地点都至少有一种疟疾病媒被发现存在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其中WTO非洲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抗性最高。由于寄生虫pfhrp2和pfhrp3基因缺失,基于富含组氨酸蛋白2的快速诊断试剂盒无法检测到寄生虫。WTO建议有pfhrp2/3基因缺失报告的国家或邻国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有代表性的基线调查,以确定造成快速诊断检测结果假阴性的pfhrp2/3基因缺失的流行率是否已达到改变快速诊断试剂盒的阈值(>5%pfhrp2基因缺失造成假阴性结果)。
  • 《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细菌重点病原体清单》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5-19
    •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天更新了其认为对人类健康最大威胁的细菌病原体清单。 这些更新是自世卫组织于2017年发布其最初的细菌优先病原体清单(BPPL)以来的首次更新。该清单旨在为确定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研究与开发和投资的优先次序提供指导,世卫组织官员已使用该清单来评估抗生素管道,并指导世界各地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监测工作和感染预防和控制战略。 该机构表示,这些变化解决了初始清单的一些局限性,反映了对耐药细菌病原体的进化和负担的更全面理解以及更好的监测数据。 更新后的清单涵盖24种病原体和15种“药虫”组合,重点关注世卫组织专家所说的导致“最高、最重大的健康负担”的细菌表型,以及这些表型的需求最大。使用八项标准评估了这些组合:死亡率、发病率、非致命性健康负担、耐药性趋势、传播性、医疗环境和社区的可预防性、可治疗性以及正在开发中的抗生素数量。 排在首位的是关键的优先病原体,这些病原体由于治疗选择有限、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及共享耐药机制的能力而对公共卫生构成最大威胁。与2017年BPPL一样,该小组专注于主要在医院中发现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病原体,例如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在内的细菌。 2024 BPPL 中新增的其他新药虫组合包括大环内酯类耐药 A 组链球菌、耐青霉素 B 组链球菌和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它们与氨苄青霉素耐药流感嗜血杆菌一起归入中等优先级组。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和老年人来说,这三者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