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突破中跨学科研究的动态与特征——120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个案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0-14
  • 本研究探讨了主要原创性科学成果的跨学科动态和特征。基于知识整合的视角,结合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研究的重点出版物及其参考资料进行调查。这些数据涵盖了1901年至2020年间获得的585位化学、物理和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以及1887年至2012年间发表的835篇关键出版物及其10894篇引用出版物。主要发现如下:首先,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是原始科学突破的一个基本特征,尽管有影响力的成就通常是由大量遥远知识但学科较少的新颖组合产生的。其次,100多年来,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遵循着不同的跨学科动态。从综合学科的集中程度来看,化学和物理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的动态转变,而生理学或医学则呈现出更普遍的集中趋势。第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呈现出更大程度的知识互联趋势,组合研究方法、工具和基础学科的迁移有助于知识组合结构的日益激烈。促进知识交流的衔接学科在三个时期(20世纪至40年代、50年代至70年代和80年代及以后)的知识网络中发生了变化。
  • 原文来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92-023-04762-x
相关报告
  • 《基于语义相似性测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研究特征探析》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0-14
    • 摘要:基于语义测量指标探究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的时态研究特征,有助于理解科学家的成功模式。 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公共数据集,本研究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获奖论文之前的三个不同时期(T1)、发表获奖论文到获奖时间的三个时期(T2)、以及获奖后的时间段(T3)。 我们通过BERT模型获得了语义上与获奖论文接近的前k篇论文,并使用基于语义特征的四个索引来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的时间研究特征。获奖者通常在T1期中期关注获奖研究,他们在获奖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平均花费是T2期的1.55倍,大多数人在获奖研究上持续了大约15年。此外,我们发现少数获奖者在作为博士候选人时发表的论文在语义上与获奖论文最接近。
  • 《更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力挺转基因》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8-11-28
    •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9日电(记者王子辰)6月29日是百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发表支持转基因技术的联名公开信两周年。两年来,又有25位诺奖得主在这封信上签名,使公开力挺转基因的诺奖得主人数达:133人。 根据发表这份联名公开信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名单,133位“挺转”诺奖得主中,绝大多数为自然科学奖得主,达到117人,其中包括47位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2016年和2017年诺奖得主中各有4人在公开信上签名,其中包括2017年的两位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 活动发起人之一、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自从诺奖得主发表联名公开信力挺转基因技术以来,一些“反转”组织“不再像此前那么活跃了”。 但罗伯茨承认,必须进一步加强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让公众和政界人士充分认识“反转”组织的谎言和转基因作物的优势。 长期以来,转基因技术深陷舆论漩涡,转基因产品致癌等谣言广泛流传,“黄金大米”在一些地方违规开展儿童人体试验更是遭人诟病。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百余位诺奖得主于两年前发表公开信指出,全球的科学和监管机构反复研究,一致发现,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农作物和食物至少与通过其他方式生产的农作物和食物同等安全。 公开信中着重提及“黄金大米”,指出科学家研发“黄金大米”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由缺乏维生素A所带来的疾病和死亡,维生素A缺乏问题对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贫困人口影响最大。 今年以来,“黄金大米”接连收到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对其安全性的认可。5月24日,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相关机构之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成为最新一个认可“黄金大米”安全性的监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