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中德合作全面升级》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5-11-04
  •   中国政府网刊登新闻稿称,中德商定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将于明年适时在中国举行,双方还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德双方应着眼未来,充分利用中国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发展的巨大潜力,就创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合作,以创新带动创业、推动升级、拉动增长,打造双边关系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据新闻稿,两国将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携手、“中国制造”同“德国制造”合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以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模式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尽早启动中欧自贸可行性研究;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双方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认为中欧双方应履行各自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承诺。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四在北京表示,将乐于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

      默克尔还表示,会支持“很快”达成欧盟-中国投资协定,这将为针对自由贸易谈判的可行性研究开辟道路。

      她还欢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促进双向投资,愿积极参与亚投行建设。德国支持中方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员;希望早日签署欧中投资协定,进而启动开展欧中自贸区可行性研究;乐见欧盟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

      另外还有数项协议达成,中国和德国签署30架空客A330客机的交货协议,德国大众汽车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德意志交易所、上海证交所、中金所签署三方合资协议。

      此外,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同意中欧应尽快启动自贸谈判可行性研究;而中国将成为德国的庞大市场,同时也会向德国工业学习。.

相关报告
  • 《默克尔访华对接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不再只是概念》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11-04
    •   去年,德国提出工业4.0的发展愿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 ”战略也顺势提出。在中德领导人的努力下,双发还于去年共同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因此,有业内人士预计,此次默克尔访华的目的之一是落实双方在工业4.0的对接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工业体系完整、国内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中国不仅要追赶工业4.0,还要在工业2.0、3.0方面“补课”。   中国制造业如何补课升级,中国制造2025如何能从国家战略落到实处?中德双方如何能对接工业4.0,首先要从德国工业4.0概念说起。工业4.0中对未来制造业的描述为: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 和服务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智能电网将能源供应领域、可持续移动通信战略领域(智能移动、智能物流),以及医疗智能健康领域融合。在整个制造领域中,信息化、自动化 、数字化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端到端工程、横向集成(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成为工业化第四阶段的引领者,也即“工业4.0”。   简单来说,工业4.0就是要提高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此次陪同默克尔访华的就有德国工业4.0的起草企业,德国工业优等生——西门子。   如果说工业4.0的概念过于抽象,那德国企业将这一概念落实到实际生产应用中后的成果,则能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具象的感受。.
  •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比较》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11-04
    • 德国工业4.0 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 ,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   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5个重要特点。   1.基础性。与德国整体发展战略相关,发挥优势,应对全局性挑战。德国是一个很重视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在努力建立部门间高技术战略协调机制,制定德国的创新发展国家战略。2006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高科技战略”,2010年7月,发布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2011年11月,德国政府特别提出把德国工业4.0作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的重心,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充分说明德国制造业在德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工业4.0有助于促进工业-科研联盟瞄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创新战略和实施路线图,确保德国制造业的领先和优势地位,是保持德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