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油气领域合作意愿强烈 合作步伐加快》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7
  • 8月8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嫩江盾构接收井施工现场,嫩江主河道盾构工程平巷段管道安装顺利完成。至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嫩江穿越工程主体全部完工。

    由于中国油气进口格局与俄罗斯进行油气开发所催生的资本与技术需求,中俄油气领域合作步伐不断加快,中俄两国合作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已签署了诸多大型合作项目。中俄油气能源合作的迅速推进离不开两国政府高层的大力推动,俄罗斯允许外国资本进入能源行业上中下游的背后既有经济考量,也有政治考量。“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冰上丝绸之路”使中俄政治互信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两国油气能源领域的大项目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两国油气合作的意愿愈加强烈。

    多方面因素造就两国合作契机

    近年来,我国原油消费量稳步攀升。受国家多项环保政策发布、煤改气工作进展迅速等因素推动,天然气市场十分火热。2018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天然气进口量显著增长,对外依存度达43.4%。而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构成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以石油为例,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俄罗斯已探明储量为146亿吨,位居欧洲第一;俄罗斯石油产量为1143.8万桶/日,产量仅次于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中俄两国油气市场客观现状促使两国积极互通有无。

    自2014年以来,西方制裁造成经济局面恶化,俄罗斯政府放宽了外国资本投资本国油气行业的限制。随后中俄上中下游全方位能源合作进展迅速,扩大与中国能源合作规模成为俄罗斯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表示,近年来,国际能源战略格局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技术进步和供需变化导致的结果,不仅造成了油气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将对能源地缘政治和国际能源合作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原油出口是俄罗斯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其炼厂主要以满足本国需求为主,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全球石油市场正在美国页岩革命的推动下发生根本性变化,油价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使得资源国通过出口原油获得的收入大幅减少,附加值更高的石油产品逐渐受到青睐。受制裁影响,俄罗斯炼化企业无法从欧美企业获得炼厂升级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这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机会。

    中俄开展油气领域全方位合作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从上个世纪末便开始了。其间,两国不但石油贸易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实现了运输方式从单一的铁路运输到铁路、管道、海运等多渠道运输的转变。双方石油贸易量快速增长。

    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70.6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幅达到27.1%。

    石油和天然气是中俄重要合作领域,2019年将会是中俄两国合作的“丰收年”。今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化学集团等企业启动了与俄罗斯油气领域全方位合作。

    6月7日,中国石油与诺瓦泰克股份公司在圣彼得堡签署了《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与诺瓦泰克股份公司关于入股“北极LNG2有限责任公司”的购股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将收购北极LNG2项目10%的股份。同日,中国海油也宣布,与诺瓦泰克签订股权购买协议,将收购北极LNG2公司10%的股权。北极LNG2是中俄实施亚马尔LNG项目后的又一合作延续。北极LNG2项目位于俄罗斯格丹半岛北部的萨尔马诺夫凝析气田,计划建设三条LNG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能为660万吨/年,预计在2023~2025年期间分三期建成投产。

    6月5日,中国石化、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和俄气银行在莫斯科签署了在中国境内设立天然气贸易合资公司的关键条款协议。根据协议,该贸易合资公司将从诺瓦泰克公司的合同组合中购买液化天然气资源,销售给中国市场的终端客户。当日,中国石化与西布尔控股有限公司在莫斯科签署阿穆尔天然气化工项目框架协议。按照协议,中国石化将在该项目中拥有40%股份。双方将共同努力,将阿穆尔项目打造成为两国能源合作向下游石化领域延伸的典范。中国石化还与西布尔签署了行业合作协议和西布尔西西伯利亚石化项目产品分销协议。双方将在开展西布尔西西伯利亚石化项目出口中国市场聚乙烯产品的销售合作。

    今年6月,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俄罗斯油气控股公司帕亚哈油气田项目合作协议。中国化学集团作为该项目的EPC总承包商,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建设6块油田原油处理工艺装置、年吞吐量为5千万吨的原油装运码头、410余千米的原油压力管线、750兆瓦电站及罐区等。

    中俄油气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主体能源之一。近十年,我国的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逐年上升,安全稳定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我国化工企业具备先进天然气化工技术,但国内天然气资源供应紧张、价格偏高。俄罗斯企业的天然气化工技术相对较弱,但天然气价格低廉,双方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在俄罗斯开展天然气化工合作,将双方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从单纯的贸易扩展到全链条,实现天然气合作的一体化。俄罗斯不仅紧邻我国的新疆地区,而且也毗邻我国的东北地区,中俄边境口岸众多,两国能源供应十分便捷。由于两国拥有非常长的共用边界线,两国铺设的能源管道不仅距离短而且安全性能高,既节省了能源运输的时间,又降低了能源运输的成本与风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旨在实现各国的互联互通与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油气领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两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实现能源的互联与互通,促进双方经济增长。

    我国独特的地质条件造就了国内石油企业应对复杂条件下油气勘探开发的能力,而且我国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工程装备也走在世界前列,有能力在国际油气勘探领域有所作为。东西伯利亚和海上都是未来重要的资源区。为了加大这些地区的勘探开发力度,俄罗斯油气企业寻求对外合作的门槛已有所降低,我国企业参与这些地区上游项目的窗口期即将到来。

相关报告
  • 《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总经理:中俄两国将发展油气合作》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07
    • 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总经理张成武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将得到发展。 张成武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办的“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研讨会上发言时称:“在过去的十年里,中石油一直坚定地致力于发展与俄罗斯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中俄油气合作无疑将得以发展,并带来新的重大贡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俄罗斯各能源公司的可靠伙伴。我们将共同建立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 他指出,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为国际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将于10月在北京举行。 俄罗斯总统国际事务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早些时候表示,普京总统已经收到访华邀请,并打算在10月份举办论坛时访问中国。 晚些时候,乌沙科夫在回答有关普京是否可能访问中国的问题时表示,访问将取决于许多情况。
  • 《中国华信与俄油签署油气综合炼化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
    • 发布时间:2017-11-17
    •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下午,中国华信与俄油在越南岘港签署了油气综合炼化合作协议。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和俄油首席执行官谢钦共同出席签约仪式,表达了对加强双方全面合作的意愿和信心。 中国华信此次与俄油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国内建立世界级炼油、石油天然气化工联合产业基地的协议。据了解,双方正在规划在海南洋浦建立凝析油和LPG(液化石油气)制烯烃。下一步将建立技术及商务联合工作组,依托俄油在海外炼油和石化生产方面广泛的经验,共同对化工产业技术工艺路线的方案、长期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和项目产品的货币化方案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中国华信一直谋求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突围。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表示,企业发展战略上要“走一步看三步”,正在走的这一步“入股俄油”,要走稳站稳收好尾;第二步“油气新生”要全力以赴,争取3-5年结出硕果;第三步“新能源”要派出精兵强将,开始深入研究,争取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叶简明认为,化工产品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要把油作为原料进行精细化工加工,俄油和阿布扎比在这些领域实力雄厚。下一步,华信将以天然气发电、精细化工、智能电力和新能源技术构建未来能源产业链,加大上游天然气资源的获取力度,建设先进精细化工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占据新一轮前沿产业制高点。此次化工产业基地项目的亮相,被看成是其未来天然气、精细化工能源产业链上迈出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