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丨SARS-CoV-2 BA.2.86进入肺细胞,高效逃避中和抗体》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15
  • 2024年1月8日,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SARS-CoV-2 BA.2.86 enters lung cells and evade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ith high efficiency的研究论文。

    BA.2.86 是最近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 (SARS-CoV-2) Omicron BA.2 亚谱系的后代,在刺突 (S) 蛋白中包含 ~35 个突变,并在多个国家传播。

    该研究表明了病毒是否表现出改变的生物学特征,重点是 S 蛋白驱动的病毒进入。使用假病毒颗粒,研究人员发现 BA.2.86 与其他 Omicron 亚谱系不同,以丝氨酸而非半胱氨酸蛋白酶依赖性方式高效进入 Calu-3 肺细胞。正宗的 BA.2.86 证实了强大的肺细胞感染,但该病毒表现出低特异性传染性。此外,BA.2.86对所有测试的治疗性抗体都具有高度耐药性,有效地逃避了非适应疫苗诱导的抗体的中和作用。相比之下,BA.2.86 和目前流行的 EG.5.1 亚谱系被 XBB.1.5 适应疫苗诱导的抗体明显中和。

    总的来说,BA.2.86 已经恢复了早期 SARS-CoV-2 谱系的特征,强大的肺细胞进入,并逃避了中和抗体。然而,BA.2.86 表现出低特异性感染性,这可能会限制传播性。

相关报告
  • 《Cell丨新冠病毒突变株BA.2.86生物学及免疫逃逸特性》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15
    • 2024年1月8日,俄亥俄州立大学刘善虑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mmune Evasion, Infectivity, and Fusogenicity of SARS-CoV-2 BA.2.86 and FLip Variants的研究论文。 最近备受科学家关注的是一种叫做JN.1 的SARS-CoV-2 新亚型,其进化来自于Omicron BA.2.86。BA.2.86毒株于 2023 年 7 月下旬在以色列和丹麦被首次发现,当时已经蔓延到全球各地,包括中国。相对于初始的Omicron亚型BA.2而言,BA.2.86有超过30个突变;而对照从年初到9月份占主流的XBB.1.5,也有35个突变。所以,人们担心一个比Omicron更能免疫逃避的毒株可能会使全球再次陷入2022年初的新冠全球爆发流行时期, 但庆幸的是,这种担心没有发生。为什么?研究 BA.2.86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逃逸特性意义重大。 该研究发现新近出现的Omicron变异株BA.2.86 和FLip在生物学和免疫逃避上有很大的区别。与 FLip 和其他 XBB 突变体相比,BA.2.86 的免疫逃避程度较低,与抗原距离结果一致:BA.2.86 在抗原性上与早期 Omicron 变体 BA.1、BA.2 和 BA.4/5 更为相似,而与 FLip 明显不同。重要也需要警惕的是,BA.2.86在人肺上皮传代细胞系的感染性和膜融合性比目前已知的Omicron都高。但是,这是否预示着新毒株在嗜肺性和毒力上增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Nature | SARS-CoV-2 BA.2.86 刺突的抗原性和受体亲和力》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30
    • 本文内容转载自“ iNature”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F1i7VxqG-5i2X40oVUviA 2023年10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及Lihong Liu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ntigenicity and receptor affinity of SARS-CoV-2 BA.2.86 spik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SARS-CoV-2 BA.2.86 刺突的抗原性和受体亲和力。 该研究使用人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Ab)检查了其抗原性,发现BA.2.86对人类血清的抵抗力并不比目前占主导地位的XBB.1.5和EG.5.1强,这表明新的亚变异在这方面没有生长优势。重要的是,来自XBB突破性感染患者的血清对所有测试的病毒表现出强大的中和活性,这表明即将推出的XBB.1.5单价疫苗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虽然BA.2.86对mAb对亚结构域1(SD1)和受体结合结构域(RBD)2类和3类表位的抗性更强,但它对RBD“内表面”中的1类和4/1类表位的mAb更敏感,该表位仅在该结构域处于“向上”位置时才暴露。作者还发现了六种介导抗体耐药性的新的刺突蛋白突变,包括威胁临床开发中的SD554单克隆抗体的E1K。BA.2.86刺突蛋白也具有非常高的受体亲和力。这种新的SARS-CoV-2变种的最终轨迹将很快通过持续监测揭晓,但其全球传播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