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力争2027年培育超20个平台,服务企业超200家,孵化产品超400个》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 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6-18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目标是在2027年前培育20个以上的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超过200家企业,孵化400个以上产品。中试是生物科技创新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关键环节。《通知》强调逐步培育、分类打造,根据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布局中试能力和服务体系,鼓励国家级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坚持市场主导、需求引导,完善中试装备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增强平台数据和生物安全保障能力。《通知》聚焦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的中试平台,以及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等新原料的开发利用。申报主体需通过省级部门审核后,提交申请材料至北京,通过专家评审后公示发布。强化资源保障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平台建设,完善中试专业人才培育机制,支持职称评定认定。
  • 原文来源:https://www.cnii.com.cn/rmydb/202506/t20250618_666067.html
相关报告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级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推荐工作的通知》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9-28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级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高校、科研机构: 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公布的《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消费函〔2025〕234号,见附件1,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现组织开展国家级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申报推荐工作,相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请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高校、科研机构根据《通知》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指南(2025版)》(《通知》附件1)要求,组织本地区、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独立法人主体积极申报,指导企业或独立法人主体按照申报要求,填写《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申请表》(《通知》附件2)。 二、请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做好资料初审、信用核查等工作,填写《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推荐表》(附件2),于2025年7月4日前正式行文推荐,将《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推荐表》、企业申请材料及佐证材料(纸质版一式2份)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hnjxwxfpc@163.com。 三、所有企业申报统一由所在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归总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高校、公立科研机构可自行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申报。 联系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 唐意 联系电话:0731-88955395 邮寄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韶东路467号907室 附件: 1.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 2.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推荐表.docx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20日
  • 《四川: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 赋能制造业》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8-14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解读 日前,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速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各市(州)、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3~5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提升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出台背景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国家也进一步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相关要求,部署了未来一段时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四川省一直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分行业分领域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工业互联网建设纳入全省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全省优势资源,系统推进该项工作。自《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四川省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支撑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 四川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是经济大省,工业门类齐全,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互联网发展基础好,人才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有利条件,在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推动企业上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方面已初显成效。 基于以上背景,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推动四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与四川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省亟须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在具体实施层面的文件。 根据省政府安排,特编制《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 编制组在广泛调研、总结分析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上,借鉴国内先进省市做法,广泛征求省直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在综合社会公众和省决策咨询委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实施意见》。 总体思路和目标 《实施意见》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认真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支撑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为目标,围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智能+”,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 《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起全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培育一批面向16个重点产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推动万家企业上云;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建成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1000家,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0%。 到2025年,覆盖各市(州)、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现规模化推广,形成3—5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形成较为健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一批国内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和领军企业,全力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主要任务和保障落实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参照《指导意见》确定的主要任务,结合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特点和优势资源,四川提出6大主要任务、13项子任务。 根据《实施意见》,四川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是夯实网络基础。重点是加快内外网改造提速降费、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二是打造平台体系。重点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能力、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三是强化安全保障。重点是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制度。四是加强产业支撑。重点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五是促进融合应用。重点是加快集成创新应用、提升工业大数据应用水平。六是完善生态体系。重点是构建应用服务体系、构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 因发展工业互联网涉及面广,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协调要求高,为保障《实施意见》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实现,破解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施意见》在正文中将每项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保障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交流合作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续,四川省将严格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统筹推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各项工作,组织各市(州)、各部门、各相关单位开展《实施意见》学习贯彻,引导媒体加大对《实施意见》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实施意见》实施情况的评估和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实施意见》全面、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