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网络舆情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uoluo
  • 发布时间:2021-04-15
  • 2020年10月28日,情报理论与实践出版了一篇名为“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网络舆情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章。文章具体摘要如下:

    [目的/意义]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预警指标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预警,维护社会安全和公众秩序。[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调查法,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武汉开通在线问诊"和"杭州开通健康码"两项网络舆情事件,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估。[结果/结论]依据提出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杭州开通健康码"事件具有较高的热度。

相关报告
  • 《基于灾害链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舆情风险递增,如何有效地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模型,研判舆情风险趋势,是提升舆情风险预警能力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关键环节。【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灾害链理论从灾害体、受灾体、抗灾体和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风险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动态评估“深圳暴雨”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风险指数,并描述其风险态势,进而划分舆情预警等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灾害链的不同维度及其不同指标的权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灾害体的权重最高,抗灾体的权重最低;一级指标中,网络舆情热度和舆情传播形式的权重相对较高,舆情情感倾向权重最低;二级指标中,转发量和网民关注量权重相对较高,网民地域分布权重最低。同时,在“深圳暴雨”舆情中表明不同时间段的风险态势指数不同,且该事件的风险态势图与该时期实际降雨量走势相似,说明本文构建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风险指标体系符合实际。【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性在于结合灾害链理论对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TOPSIS法进行逐小时动态评估舆情风险以研判舆情演变态势,进而划分舆情预警等级进行舆情监测和预警。 但本文数据来源较为单一,且只对舆情风险进行了评估,下一步将进行预测分析。
  • 《食物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科研获硕果》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8-03-20
    • 2008-03-19 中国农业信息网讯:由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持的“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项目,最近通过了成果鉴定。参加鉴定的专家认为,该成果开拓了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其中,在食物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计、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框架设计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