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洛匹那韦和羟氯喹对COVID-19不起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7-13
  • 洛匹那韦是一种抗HIV的药物,羟氯喹用于治疗疟疾和风湿病。直到最近,这两种药物都被认为是对抗冠状病毒SARS-CoV-2的潜在药剂。巴塞尔大学和大学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在发现,这两种药物在Covid-19患者肺部的浓度不足以对抗病毒。

    2020年2月,该大学和巴塞尔大学医院成立了新冠肺炎患者队列,对新冠肺炎的一系列诊断手段和潜在治疗方法进行前瞻性监测,包括超说明书使用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一个研究组对Covid-19患者血浆洛匹那韦水平进行了前瞻性监测。“考虑到大量的炎症是观察这些病人,和先前的研究显示药物代谢的抑制全身炎症,有炎症的基本原理探讨影响lopinavir和羟氯喹等离子体水平,”州Catia Marzolini教授,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巴塞尔大学的实验医学教授。

    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纳入了92名患者。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Parham Sendi教授总结了主要发现如下:首先,洛匹那韦的血浆水平比通常在艾滋病患者中观察到的要高出两到三倍。羟氯喹含量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水平与洛匹那韦血浆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第三,当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Tozulizumab阻断炎症时,洛匹那韦血浆水平明显低于未使用Tozulizumab的患者。

    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药物代谢酶(cytochrome P450 3A)受到全身炎症的抑制。“在给Covid-19患者开CYP3A4底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或其他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时,应谨慎,因为药物水平升高和相关毒性的风险,”作者说。

    重要的是,研究小组通过血浆中洛匹那韦和羟氯喹的浓度,计算出相应的肺室浓度——SARS-CoV-2感染的解剖部位。结果强烈表明,这两种药物不可能达到足够的浓度来抑制病毒在肺中的复制。

    世卫组织接受团结试验国际指导委员会的建议,于2020年7月4日停止试验的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武器。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巴塞尔大学医院传染病和医院流行病学部门的负责人Manuel Battegay教授提到,研究结果为终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重要的药理学和抗病毒见解。事实上,他们补充了为什么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对SARS-CoV-2无效的科学理由。

相关报告
  • 《重症Covid-19住院患者接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试验》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7-02
    • 该研究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试验,以评估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SARS-CoV-2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除标准治疗或仅标准治疗外,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以接受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分别为400 mg和100 mg)的治疗,每天两次,共14天; 主要终点是临床改善的时间。 共有199名实验室确诊的SARS-CoV-2感染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有99人,标准护理组有100人。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与标准治疗至临床改善的时间无差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和标准护理组在28天时的死亡率相似。在不同时间点可检测到病毒RNA的患者百分比相似。在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导致的临床改善中值时间比标准护理所观察到的时间缩短了1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更为常见,而标准治疗组的胃肠道严重不良事件更为常见。 由于不良反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13例(13.8%)的患者被早期停用。 总而言之, 在住院的重症Covid-19成人患者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未见超出标准治疗的益处。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的进一步试验可能有助于确认或排除治疗获益的可能性。
  • 《3月12日_持续使用洛匹那韦联合治疗可能有助于COVID-19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COVID-19改善的指标》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13
    • 1.时间:2020年3月12日 2.机构或团队:杭州西溪医院 3.事件概要: 杭州西溪医院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论文“Patients of COVID-19 may benefit from sustained lopinavir-combined regimen and the increase of eosinophil may predict the outcome of COVID-19 progression”。 文章收集了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1日在中国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0例COVID-19患者的数据。结果表明,在10例患者中,最初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低烧(37.3-38.0 ℃)。无症状的病例表现出正常的影像学特征,其他病例则存在肺部毛玻璃状混浊。初次住院时,所有病例均使用洛匹那韦治疗。但有3例病例因不良反应停止使用洛匹那韦,其中2例恶化,1例相比于其他持续使用洛匹那韦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初次住院时嗜酸性粒细胞值较低,持续使用洛匹那韦治疗后,在出院前全部恢复正常。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COVID-19改善的指标,持续使用洛匹那韦可能会使COVID-19患者受益,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些观点。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019712203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