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讨论中国儿童肺炎人群激增的原因》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1-28
  • 中国正在努力应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炎)的激增。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表示,造成住院人数激增的原因是冬季常见的感染,而不是任何新的病原体。今年冬天是中国自 2020 年流感大流行以来第一个没有 COVID-19 限制的冬天,预计感染人数会激增。流行病学专家表示,中国肺炎的高发病率是不寻常的。当其他国家放松对 COVID-19 的限制时,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导致发病率激增。世卫组织上周要求中国卫生部门提供信息,包括实验室结果和呼吸道疾病传播的近期趋势数据。

    世卫组织在11月23日的一份声明中说,中国卫生部门已将10月以来住院人数的增加归因于已知病原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SARS-CoV-2和RSV,后者往往只会引起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然而,自 5 月份以来,特别是在北京等北方城市,入院儿童人数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感染肺部的细菌。支原体肺炎是 "行走性肺炎 "的常见病因,这种疾病通常比较轻微,不需要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但今年对儿童的打击很大。

    香港大学流行病学家本杰明-考林(Benjamin Cowling)对这一疾病浪潮并不感到惊讶。"他说:"这是典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冬季激增'。"他说:"今年的发病时间略微提前了一些,这可能是因为三年的 COVID 措施导致人们对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在大流行措施(如戴口罩和旅行限制)放松后的第一个冬季,常见呼吸道疾病出现反弹,这在其他国家是一种熟悉的模式。2022 年 11 月,美国因流感住院的人数创下了 2010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生物学家弗朗索瓦-巴鲁(Francois Balloux)在给英国科学媒体中心的一份声明中说,为减缓COVID-19的传播而实施的全国性封锁和其他措施阻止了季节性病原体的流通,使人们减少了建立对这些微生物免疫力的机会,这种现象被称为 "免疫债务"。"巴鲁说:"由于中国经历了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漫长和严酷得多的封锁,因此预计这些'封锁退出'潮在中国可能会很严重。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732-w
相关报告
  • 《Nature: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诸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诱发肺炎的病毒的新型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12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阳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阐明了人偏肺病毒(HMPV)的关键组分结构后,发现了一种使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两种病毒失活的新方法。 RSV和HMPV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病毒,其会引发严重且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等,高危人群包括早产儿、婴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等。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仅2018年,肺炎在全球就会每隔39秒引发一名儿童死亡,但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抗病毒疗法来抵御上述病毒感染。 当感染了人类细胞后,RSV和HMPV会利用宿主细胞机器来自我复制,为了开启这一过程,病毒就会释放特殊蛋白来彼此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蛋白复合体;研究者Julien Lescar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低温电子显微检查技术对HMPV的一种大型蛋白复合体的分子结构进行成像,即一种名为HMPV L:P聚合酶的酶类。 低温电子显微检查能利用先进的电子扫描成像技术,其能对低温冷冻的样品在亚纳米范围的尺度上进行成像,这样研究者就能利用该技术在3.7埃(0.37纳米)的分辨率下捕捉HMPV L:P聚合酶的图像,基于这些二维的图像,随后研究人员就能够构建出HMPV L:P聚合酶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对这些模型结构进行分析就能够揭示分子与其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这就能够提供新型靶点来帮助开发抵御上述两种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分子,如今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特殊的抑制剂,其就能够干扰HMPV L:P聚合酶蛋白的活性并潜在阻断该病毒的感染。 研究者Lescar表示,我们希望本文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设计出更多抵御难治型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由于研究者所研究的HMPV蛋白在本质上并未通过进化发生改变,而且其与RSV和其它家族中的病毒非常相似,因此研究者希望,本文中所开发的抵御HMPV的抑制剂液能够抵御广谱型病毒的感染,这些病毒往往会参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同一家制药公司合作来设计DNA复制阻断剂,希望能以此作为抵御上述病毒的潜在疗法。
  • 《Nature 子刊:科学家发现二甲双胍的在新冠肺炎的新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4-12
    •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使用二甲双胍能够降低新冠肺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都患有糖尿病,都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其中就包括二甲双胍。研究当中通过排除了年龄、性别、种族、肥胖、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疾病和心力衰竭等这些干扰因素之后,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有益的影响仍然存在。这些结果表明,虽然糖尿病是新冠肺炎相关死亡率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但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受试者中,这种风险大大降低,这增加了二甲双胍在这一高危人群中提供保护措施的可能性。 相关研究成果以“COVID-19 and diabetes mellitus: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clinical management”为题,于2021年1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杂志上,来自德国波鸿市圣何塞医院(Kohholchesches Klinikum Bochum)糖尿病科的Michael A Nauck教授是该研究的通讯作者。 该课题组研究了先前使用二甲双胍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这项研究的主要观察结局是新冠肺炎阳性受试者的死亡率,并分析了与受试者特征或合并症的潜在关联。通过使用CORONADO这一项全国性的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20年3月10日至4月10日在法国的68个中心因新冠肺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纳入的2449例患者中,有1496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而953例并没有服用二甲双胍。 新冠肺炎阳性患者的总死亡率为11%。研究发现,93%的死亡发生在50岁以上的受试者中,男性或患有高血压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有关。糖尿病与死亡率的急剧增加有关,优势比为3.62。总体而言,研究中67%的死亡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然而,之前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死亡结局将发生大扭转。服用二甲双胍大大降低了死亡的几率。服用二甲双胍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总死亡率为11%,这个比例和新冠肺炎阳性的普通人群死亡率相当,但是大大低于未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23%)。 目前尚不清楚二甲双胍是通过什么机制来改善新冠肺炎的预后。这种机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二甲双胍降低血糖和控制肥胖的作用,虽然存活的二甲双胍服用者的体重指数、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比死亡的人低。这些机制可能涉及二甲双胍的抗炎、抗血栓以及免疫抑制作用。毫无疑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可以降低因新冠肺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未来的研究将需要探索二甲双胍是如何起到保护作用的,并评估二甲双胍治疗的风险和好处,以及面对新冠肺炎大流行时使用二甲双胍的适应症。 参考文献 1、Lim, Soo et al. “COVID-19 and diabetes mellitus: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clinical management.”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vol. 17,1 (2021): 11-30. doi:10.1038/s41574-020-00435-4; 2、Lally, Michelle A et al. “Metformi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30-Day Mortality Amo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vol. 22,1 (2021): 193-198. doi:10.1016/j.jamda.2020.10.031; 3、Scheen, A J. “Metformin and COVID-19: From cellular mechanisms to reduced mortality.” Diabetes & metabolism vol. 46,6 (2020): 423-426. doi:10.1016/j.diabet.2020.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