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例艾滋病治愈患者出现?干细胞移植后她体内的HIV消失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2-20
  • 艾滋病(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现存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高达3800万人,且已累计导致超过3500万人死亡。然而,至今仍未开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也只能抑制病毒,而不能清除HIV病毒或治愈艾滋病。

    2022年2月1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报告了一个艾滋病治疗案例:一名接受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在停止艾滋病药物治疗后,已经长达14个月没有检测到HIV病毒了。

    这是继“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之后第三个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

    该研究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Yvonne Bryson 博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Deborah Persaud 博士领导的国际孕产妇/儿童/青少年艾滋病临床试验网络(IMPAACT)P1107观察性研究。该研究起始于2015年,旨在观察25名HIV感染者在接受了CCR5 Δ32/Δ32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癌症、造血疾病或其他疾病后的疾病发展情况。

    CCR5是HIV病毒入侵和感染人类细胞的受体,CCR5 Δ32/Δ32 基因突变后,细胞缺乏CCR5受体,HIV病毒也就无法感染。对于感染HIV病毒的白血病患者,首先通过化疗杀死癌细胞,在移植具有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有可能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让患者体内的HIV病毒无法感染,从而逐渐清除HIV病毒,实现艾滋病的长期缓解,甚至是治愈。

    这名女性患者,在被诊断患上急性髓性白血病时,已经接受了4年的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在进行化疗后,她的白血病得到了缓解。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前,她的HIV病毒控制的不错,但是能够检测到HIV病毒存在。2017年,她接受了CCR5 Δ32/Δ32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移植100天后,这些干细胞被成功植入,且体内已经检测不到HIV病毒。在移植后37个月,她停止了抗逆转录病毒(ART)药物治疗。停止治疗后长达14个月内,患者体内依然没有检测到HIV病毒,也就是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额长期缓解。

    在此之前,一共有2名艾滋病患者通过这种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的长期缓解,或者说“治愈”,分别是“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前者是一名白人男性,后者是一名拉丁裔男性。

    柏林病人广为人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地球上唯一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他名叫 Timothy Ray Brown ,他在1995年被发现感染艾滋病,此后一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2006年,他患上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07年,他接受了CCR5 Δ32/Δ32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治好了白血病,体内的HIV病毒也彻底消失了。此后差偶偶12年时间里,他没有在检测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2020年9月,他死于白血病复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柏林病人是唯一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直到2019年3月5日。

    这一天,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HIV-1 remission following CCR5Δ32/Δ32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的论文。

    一名感染了HIV病毒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CCR5 Δ32/Δ3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霍奇金淋巴瘤得到了有效治疗,同时,他在长达30个月的时间里,体内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

    2020年3月10日,Lancet HIV 期刊发表论文,在对“伦敦病人”治疗后连续4年的跟踪研究后,将其病情改善情况从长期缓解改为治愈。宣告了世界上第二个彻底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

    第三例干细胞移植后的艾滋病长期缓解病例表明,应当考虑CCR5 Δ32/Δ32 干细胞移植以实现缓解和治愈这种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他疾病的HIV感染者。

    此外,哈佛大学医学院徐宇教授曾于2020年8月和2021年11月,发现两例未经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的实现自愈的艾滋病患者,分别将其称为“旧金山病人”和“埃斯佩兰萨病人”。这两人均为精英控制者,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在无需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就足以抑制HIV病毒,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而这两人可谓精英控制者中的精英,仅靠自身免疫系统就实现了清除HIV病毒。

    而在2019年9月11日,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团队合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研究论文。

    该临床试验,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人成体造血干细胞上进行CCR5基因编辑,实现了经基因编辑后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长期稳定的造血系统重建。然后对一个患艾滋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27岁男性进行治疗。治疗后病人的急性淋巴白血病达到形态上的完全缓解,病人的T细胞呈现一定程度上对HIV病毒的抵抗能力,且未发现脱靶效应和副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5914.html
相关报告
  • 《不药而愈?全球第二例艾滋病自愈者出现》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1-21
    •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拉贡医学研究所免疫学家徐宇研究团队发现了第二例未经治疗而自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这名新发现的“埃斯佩兰萨患者”体内超过11.9亿个血细胞和5亿个组织细胞中,科学家没有检测到完整的HIV基因组。相关研究15日发表于《内科医学年鉴》。   去年8月,被称为“旧金山患者”的洛伦·威伦伯格成为全世界第一例自然自愈的HIV感染者。这名患者的基因组中没有发现完整的HIV病毒序列,这表明她的免疫系统或已清除了HIV病毒库,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清除性治愈。徐宇研究团队对这名患者的数十亿个细胞进行了测序,但未找到任何可用来制造新病毒的HIV序列。这是已知的第一例无须干细胞移植的清除性治愈病例,相关论文曾在线发表于2020年《自然》杂志上。   人体在感染HIV后,病毒会将其基因组复制到细胞DNA中,形成病毒库,继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病毒。在这种状态下,病毒可有效地躲避抗HIV药物和人体免疫反应。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阻止新病毒的产生,但不能消除病毒库,故而需要进行日常治疗来抑制病毒。   在艾滋病患者中有一类特殊人群,被称为“精英控制者”,其免疫系统可在不使用ART的情况下控制病毒。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体内仍然存在HIV病毒库,但一种称为“杀伤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可抑制病毒,因而无须进行药物治疗。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名患者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定杀伤性T细胞反应。如果能够理解这种反应背后的免疫机制,他们就有可能开发出治疗方法,促使其他患者的免疫系统在感染HIV的情况下模仿这些反应,实现清除性治愈。
  • 《干细胞移植或可抑制艾滋病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2-21
    • 据英国《自然·医学》杂志20日报道,一名获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白血病的患者,在移植后9年、暂停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4年里,表现出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的持续抑制。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特定癌症的疗法,其通过移植捐赠者未成熟的血细胞,使接收者的骨髓重新增殖。而Δ32是一种先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能力的突变基因,它能够阻碍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健康细胞的侵袭。这二者结合的CCR5Δ32/Δ32 HSCT,就是指在编码艾滋病病毒辅助受体CCR5的基因上,有两个Δ32变异捐赠者的移植细胞。目前为止有两个获发表案例,即患者在接受了这一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癌症以后,HIV-1得到了缓解,他们是著名的“伦敦病人”和“柏林病人”。   现在,德国杜塞多夫大学医院科学家们提出了对一名病人血液和组织样本的详细纵向分析,这名患者在移植CCR5Δ32/Δ32异体造血干细胞之后,白血病和可检测的HIV-1均出现缓解。该患者是一位53岁的男性,2011年1月被诊断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于2013年2月接受了一位女性捐赠者的CCR5Δ32/Δ32干细胞移植,其后进行了化疗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移植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仍在继续,但患者血细胞中已无法检测到前病毒HIV-1。移植近6年之后,经其知情同意,抗逆转录治疗在2018年11月暂停。目前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HIV-1 RNA反弹以及对HIV-1蛋白的免疫反应激增。   研究团队总结说,虽然HSCT仍是一种高风险疗法,且目前仅适用于一些同时患有HIV-1和血液癌症的患者,但这些结果或能为未来实现长期缓解HIV-1的策略提供信息。   总编辑圈点   每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只可惜,这样得到公开报道的例子少之甚少。“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都是在因血液病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后,被发现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下降到检测不出的水平。此次,科研人员对一名同样接受过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体内艾滋病病毒也得到了有效抑制,其要义或许在于捐赠者体内拥有的突变基因。这也提醒科研人员,找到治疗奏效的关键原因,或可为攻克这一疾病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