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5月1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崇婉 通讯员 王琼)跟着总书记的脚步走!5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岳阳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感受整治后砂石码头的那份绿意清凉。
4月25日下午3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抵达荆州石首港。随后,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湖南岳阳,考察了位于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总书记走进林阁老巡护监测点,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湿地里芦苇成荫,江水中江豚腾跃,一片勃勃生机。总书记面露微笑,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4月30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直播长江》聚焦湖南,第一站就是君山华龙码头。40分钟的节目紧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主题,通过直播镜头登岳阳楼,游洞庭湖,展示湖南在治理长江推动洞庭湖治理上花大力气、出重拳力争一江碧水向东流。
君山华龙码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码头,突然“火”了。谁能想到,这个水草丰茂的湿地,以前是一个忙碌的砂石码头,每年加工砂石产出达40多万吨。砂砾成堆、土地硬化、噪音隆隆,江豚、麋鹿等生物避之不及。
君山华龙码头始建于2002年,位于君山区芦苇总场。2011年,因市场需求需要,君山区通过招商引资,将华龙混凝土公司引入君山,与芦苇总场签订了码头租赁协议,期限自2011年7月15日至2021年7 月15日。华龙混凝土砂石码头占地50亩,总投资4千多万元,建有四条1200立方的生产线,600多平方的办公区,400多平方的作业区,罐车停车区约4000多平方,2.2公里的水泥公路。70米高架输送带一条。机器轰鸣声中,绿地消失、尘土飞扬,江豚鱼禽四散而逃。
转机出现在2016年。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以来, 在岳阳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中生态发展新格局的指导下,君山区委、区政府立即行动,将华龙码头作为长江经济带必整治非法码头之一。2017年,君山区在15个昼夜之内出动执法人员1321人次,全面完成了拆除工作。同时采取回填土方、植播草皮、撒播草籽等方式,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3000平方米。与此同时,该区另外的9个长江非法砂石码头也一一关停拆除复绿,长江沿线14.2万平方米的原砂石码头也都恢复了绿色生态。
穿过漫天芦苇铺就的绿色小路,来到整治后的岳阳君山华龙码头,但见青草荫荫,江水清清,绿头鸭不时地在沙洲上追逐,尽显生机。连平时最害羞的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也在湖面上频频闪现,流线型的背脊伴随着“扑通”的水花若隐若现,还不时调皮地跃出水面。江豚在整个长江流域里的数量不足1000头。而在君山华龙码头,每天天气较好时,总能看到一群群的江豚起舞、嬉戏,这里成为了江豚最佳的生活栖息地之一,也成了志愿者们守护、观测江豚的最佳观测点。
据悉,通过综合治理,随着君山华龙码头湿地逐步显现,君山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在此栖息的动物越来越多。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鸟达到22.64万只,比上年增加了18.9%。野生麋鹿由2012年的65头,增加到2017年的164头,长江江豚监测记录数量也达到220头,稳定栖息种群达120头。而君山华龙码头湿地更是成了江豚生活的最佳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