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AI 素养的伦理维度及伦理教育框架:理论与实践探索》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2-26
  • 本研究立足高校图书馆视角,探讨AI素养教育的伦理维度,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开展AI素养的伦理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通过内容分析和网络调研法,研究辨析“AI素养的伦理”与“AI伦理”的概念内涵,梳理全球AI素养的伦理政策动向和研究趋势,阐明高校图书馆参与AI素养的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全球高校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从而凝练了AI素养教育的伦理维度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方向—阶段—要素”的AI素养的伦理教育内容框架。本研究丰富了AI素养的伦理教育内涵,为开展AI素养的伦理教育实践提供指引,推动培养具备AI素养和伦理意识的未来公民。
  • 原文来源:http://www.libraryjournal.com.cn/CN/,http://www.libraryjournal.com.cn/CN/Y2024/V43/I403/34
相关报告
  • 《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探析》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3-12-07
    • 探讨 ChatGPT 类生成式 AI 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为国内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促进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本土化高校数字素养框架。[ 研究设计 / 方法 ] 采用实证研究法,根据已有的数字素养五维度设计试卷,并基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对测试答案进行内容分析。[ 结论 / 发现 ] 析出了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素养教育知识内容的四大特点,总结了人工智能工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影响。[ 创新 / 价值 ] 聚焦于人工智能工具对数字素养教育影响的细粒度分析,实现对多人同时利用ChatGPT类生成式AI工具进行数字素养学习的效果测试及结果分析。 基于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重点调研了ChatGPT 类生成式AI与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关系以及 数字素养框架要素研究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问题 涉及:( 1 )ChatGPT类生成式AI对数字素养教育、信 息素养教育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知识服务等相关教育 和服务的影响及应用展望[9-19];如雷晓燕等基于技术 层面探索了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 教育的框架模块、具体风险及应对策略[13];李书宁等 从图书馆所涉业务角度对ChatGPT进行测试,其中探 讨了人机协同阅读模式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信息素养教 育面对的挑战[11];蔡子凡等从素养教育课件、课程、软 件、社区、评估及虚实交互六个方面展望了人机交融的 图书馆智慧载体[14];Cox 和Tzoc提出在 ChatGPT类 生成AI广泛应用背景下,师生的信息素养将更能帮助 他们通过对所呈现内容的批判性分析做出有根据的判 断[16];吴丹等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素养”,并 对这个前沿概念进行了内涵剖析与能力框架构建[19]。 ( 2 )数字素养框架要素构成梳理。数字素养与技能框 架是表达数字素养与技能集合间复杂关系和范围的通 用方法[20],对数字素养教育起着指导和评估的作用。 欧盟数字素养框架(DigComp)[21]经过 10 余年的发 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框架, 迄今为止一共发布过四版框架,均是从素养领域及概 念、具体素养描述、呈现能力等级和水平、知识、技能、 方法的实例、具体素养的场景运用案例五个维度构建。 最新版本DigComp2.2主要包括5 个素养域和 21 项具 体能力,素养域和具体素养表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22]; 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字素养全球框架 (DLGF)[23]与DigComp具备相同的5个维度,包含 7 个素养域和 26 项具体能力。相较DigComp,DLGF 新 增了操作域、职业相关域和计算思维能力;2022年,黄 如花等在《国际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的内容分析》[7] 一文中调研了14种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建 设的高显示度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将共性要素归纳 为数字素养的五个维度:信息维度、社会维度、伦理维 度、迁移维度和目标维度,笔者认为其兼顾了国际视野 和本土特色。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析出了本 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意义:其一,目前国内外文献均是 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和智慧图书馆大框架下部分探讨 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或者从技术层面进行研究, 鲜有专门从教育层面探讨ChatGPT类生成式AI之于高 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细粒度相关文献,尤其是实 证研究;其二,目前我国还未有统一的数字素养与技 能框架。在ChatGPT类生成式AI技术突破性发展背景 下,梳理数字素养的框架要素,促进构建本土化数字 素养框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标 数字素养的五个维度,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情感价 值多层面探讨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 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为国内高校数字素 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对构建基于 人工智能的本土化高校数字素养框架具有实践意义。
  •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伦理道德》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lixiaoyan
    • 发布时间:2019-03-08
    • 文章概述了资源共享从业者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道德伦理挑战,作者使用四个关键伦理理论框架总结了与数字资源共享相关的主要道德挑战:正义与公平、功利主义、权利理论、公益理论。研究发现,当管理人员、出版商或公众政策与法规定与图书馆员价值观和标准不一致的时候,图书馆员应利用伦理道德捍卫其工作。文章将对负责开发和评估资源共享政策和实践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