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集团滑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满足投产条件》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0-10
  •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投资建设的“滑县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近期完成了试运行,于2023年10月1日基本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滑县上官镇专业园区,建设规模1×14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炉排锅炉配1×3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以及配套的仓储系统、化水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等公用、辅助设施。本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86亿元。
      本项目投产后,作为滑县上官镇专业园区的热源点,可对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滑县上官镇专业园内的企业供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当地政府税收。本项目还可为周边居民供暖,属民生工程,可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可减少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助于改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环保效益,节约能源,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原文来源:http://www.51keli.com/news/201173.html
相关报告
  • 《绥滨县盛蕴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全速推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1
    • 塔吊林立,起升转动,大型挖掘机巨臂挥舞,土方车来回穿梭……日前,记者在绥滨县盛蕴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现场,除了看到机械施工的盛大场面,还看到许多工人统一穿着施工服、戴着安全帽,分散在各个区域不停地忙碌着。施工单位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工期,确保工程年底前按时完工。 盛蕴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2019年被列为省百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9亿元,规划建设1×30MW高温高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1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额定发电功率30MW。2019年底,该项目完成投资2201万元,相继平整了储料场,完成了主要设备基础、烟筒基桩等基础性施工。 自今年4月初全面复工以来,施工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全力以赴抢抓工期。目前,项目正处锅炉主体、钢架、汽包、水冷壁等主要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在11月末进行水压试验,进行主厂房封闭,年末竣工投入使用。盛蕴热电厂厂长田振兴告诉记者,项目的主厂房已建设到32米,施工人员每天5时上岗,20时收工,交叉作业,密切配合,全速推进,力争年末达产。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利用绥滨县丰富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秸秆资源发电,产生供热量,实现对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年可消耗秸秆30万至40万吨,发电量1.8亿度,产生供热量38.49万吉焦,年可实现售电收入1.35亿元,供热收入1295万元,税收2108万元,安排就业80人。
  • 《高峪镇全力发展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9
    • 时下,走进泗水县高峪镇,“变废为宝”“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石头缝里种太阳”等新鲜而时尚的词语不绝于耳。 骤雨初歇,泗水山区的天空放晴。高峪镇北部的会山东坡上,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空中俯瞰,甚为壮观。据泗水县启方发电站巡查员王遵池介绍,该发电站利用山坡面积600亩,年发电量达2632万千瓦时,上传国家电网。 置身高峪镇双创园区的济宁永阳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亦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家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炭的企业。走进生物质炭加工车间,两台颗粒机开足马力工作,将粉碎、筛选后的树皮、树枝、锯末、麦秸、花生壳等挤压成直径8毫米、长约3厘米的颗粒状生物质炭。公司经理孔德军向记者介绍:“相比无烟煤,生物质炭更有优势。无烟煤每吨1500元,这个价格差不多能买2吨生物质炭颗粒,而1.5吨生物质炭就能替代1吨煤。生物质炭炉具看上去和传统煤炉差不多,但是用起来却更干净、更安全,燃料燃烧完之后产生的烟还会在炉膛内二次燃烧,没有刺鼻气味,不冒黑烟,也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高峪镇4MW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已获得批复,即将在这里开工建设。”7月31日,高峪镇副镇长王昆鹏站在高峪镇双创园区东北角的一片空地上说,“该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镇驻地社区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如今的高峪镇,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垃圾堆不见了,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有人收了,焚烧秸秆的情况也没有了。今年1月,该镇被列为全省10个绿色能源示范村镇之一。“这个结果得益于我们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实行的‘三箭齐发’策略。”王昆鹏自豪地说,“我们以生产生物质炭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和光伏发电,建设绿色能源镇。” “我们已将推广生物质炭炉具列为镇里的一项重点工作。”王昆鹏满怀信心地说,“县里也出台了购买炉具和生物质炭补贴政策,并计划推广1500台生物质炭炉具,高峪镇是推广重点。” 泗水县是鲁西南的一个农业大县,玉米产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全县每年农林废弃物高达30万吨,因此,县里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从2018年开始积极推广生物质能源取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农民用上玉米秸秆炭。县里对炉具、玉米秸秆炭进行补贴,炉具每台补贴80%,生物质压块燃料每吨补贴250元,每户最高补助2吨,生物质颗粒燃料补贴70%,每户最高补助1.5吨。目前,全县已有8000户农民用上了经济实惠、安全环保的生物秸秆炭。该县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专用炉具”利用模式,有效破解气源不足、群众负担重、使用不习惯三大难题,走出一条“群众认可、政府推动、环境改善”的生物质清洁利用新路子,为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探索发展出一套“泗水模式”。 “我们在探索生物质清洁利用的同时,还加大光伏发电站建设、热电联产等绿色能量建设布局。”泗水县发改局能源和环境发展科科长孔德峰介绍,华能山东泗水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落户苗馆镇,正进行锅炉钢架的吊装施工,年底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每年可消耗秸秆约25万吨,替代标煤7.4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