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主要科技指标》解读》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9-02-13
  •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正式启航,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四十年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主要科技指标》,以数据和图形为表达方式,选择主要科技指标,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活动主体和国际比较四个方面展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成就。

    科技投入

    在科技投入方面,重点统计专业技术人员、R&D人员、高等教育毕业生、R&D经费以及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 1990年以前各类技术人员增长率波动较大,1990年以后各类科技人员基本上稳步增长;R&D人员和经费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40年来,R&D人员和经费持续增长,相较于基础研究领域与应用研究领域,在试验发展领域两个指标占有更大比重;高等教育毕业生在1986年以后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10年以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高于中央财政科技支出。

    科技产出

    在科技产出方面,重点统计科技论文(SCI、EI、CPCI-S、CSTPCD)、发明专利、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以及高技术产业经济指标。四类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以及医疗机构论文发布数量持续增长,其中高等学校发文量占据四类机构榜首;2007年以后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也有所提升;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增长率在1993年以后趋于平稳,合同金额于2010年首次超过4000亿元;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交货值、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在过去40年中呈现总体上扬趋势。

    科技活动主体

    科技活动主体包括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机构等。通过分析1987年、2000年、2010年、2017年四类科技活动主体的R&D人员与经费投入情况发现,自2000年开始,企业的R&D人员与经费投入处于领先地位,说明在我国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力。

    国际比较

    在国际比较方面,重点比较了中国与巴西、德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英国、美国在R&D人员与经费总量与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授权量与三方专利数、高技术产业出口四个方面的差异。2015年中国三方专利数少于日本和美国,2016年中国R&D经费少于美国,但在R&D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技术产业出口等方面中国明显优于其他国家。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公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1-13
    • 来源:中国科学院人事局 发布时间:2018/11/12 10:57:5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 中国科学院公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 . 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的公示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根据中央关于推荐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人选的有关要求,经层层推荐、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院党组会议研究,现将中国科学院报送中央的推荐人选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18年11月7日9时起,至11月13日17时止。如对推荐人选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形式向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 1.王大珩,男,汉族,中共党员,1915年2月出生,2011年7月去世,江苏吴县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1986年3月,他会同其他3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并获中央批准,定名为“8...
  • 《“S 计划”五周年:迈向全面和立即开放获取的历程》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图情那些事儿公众号 OA2020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3-11-27
    •   2023年9月4日是“S 计划” 的5周年纪念日,cOAlition S执行董事Johan Rooryck博士全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它在推动开放获取方面的作用,并畅谈了学术交流的未来。   从诞生到全球影响   2018年9月,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一批国家研究资助组织联合发起了一项倡议,旨在使所有人都能公开获取研究出版物,即S计划。同时成立cOAlition S联盟,并通过了S计划10项原则,旨在促进加速向全面和立即开放获取过渡。对于大多数联盟成员来说,支持S计划实施的政策和工具已于2021年生效。   尽管这些政策的全面影响仍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现在是反思迄今取得的成就的好时机。cOAlition S成立一年后,Johan Rooryck博士加入并担任执行董事,参与了cOAlition S社区(专家、领导者、大使、支持者和办公室)所经历的历程,以及共同取得的显着进展。   在五年内,cOAlition S已经从十几家资助机构发展到一个由28个资助机构组成的网络。覆盖范围超出欧洲,包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机构。这种扩张引发了连锁反应,即使是非cOAlition S资助者也制定了与S计划基本一致的政策,如美国 2022年7月的OSTP备忘录、加拿大、印度、德国等机构。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政府也对研究成果的开放获取有了更多表态,如欧盟理事会关于高质量、透明、公开、可信和公平的学术出版的结论和2022年5月的七国集团科技部长宣言。S计划和cOAlition S无疑促成全球研究资助机构达成共识,即研究成果的开放获取是需要国际协调的优先事项。   在这五年中,出版商也改变了策略。他们似乎越来越认识到,问题不再是他们是否应该转向开放获取,而是他们应该如何转向开放获取。一些出版商已经改变了其政策以符合S计划原则,或正在探索新的模式,如为开放而订阅(S2O),钻石开放获取和其他非APC模式等。   驾驭开放获取格局:路线和工具   S 计划制定了多种开放获取途径以符合其要求。无论是在完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文章,还是根据“转换安排”(Transformative Arrangement)发表论文,或者通过机构知识库提供录用稿件都是合规的。   为了帮助作者选择得到资助方开放获取政策支持的出版方案,cOAlition S 开发了期刊检查工具 (JCT),目前每月为3,000余名用户提供服务。为支持“知识库路线(绿色OA)”,cOAlition S制定了“权利保留”战略,这一战略得到了许多大学和机构的积极采用。   为了响应图书馆界要求其采购的出版服务价格透明化的呼吁,cOAlition S设计并开发了期刊比较服务 (JCS),帮助用户确定出版服务价格是否公平合理。   在开放获取中实现更多公平   随着开放获取格局的演变,cOAlition S也随之发展。根据进展报告和转换期刊极低的OA转化率,cOAlition S 决定终止对转换安排的资金资助,将转向更具创新性和社区驱动的开放获取出版计划。   cOAlition S还与各种国际组织合作,通过一系列研讨会、一项探索购买力平价是否可以改善APC不平等的项目研究、以及一个探索新的非基于APC的商业模式的工作组,致力于提高开放获取的公平性。   此外,cOAlition S认识到对替代性非营利性出版模式的需求不断增长,并积极参与欧洲和全球对钻石OA所开展的工作:欧洲委员会资助的DIAMAS和CRAFT-OA项目,钻石开放获取行动计划和全球钻石开放获取峰会等。   最后,cOAlition S加入促进研究评估联盟(CoARA),为改善研究评估做出贡献,特别是鼓励开展研究评估的研究者,远离期刊指标,更好地重视作者的开放获取出版。   合作之旅   现在也是感谢所有参与cOAlition S社区的人的好时机。首先是在专家组中代表各自资助机构的专家们。他们设法建立了一个在线合作专家社区,共同创建了我们联合政策的支柱,并定期就政策的实施和挑战相互磋商。毫无疑问,该小组是 COAlition S 最强大的秘密武器。应该感谢领导小组对S 计划的原则和实施所表现出的信心。我还要感谢S 计划执行指导小组,他们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就政策问题提出建议并作出决定。最后,我还要感谢欧洲科学基金会——科学连接,管理S 计划办公室的人力资源和财务工作。   展望未来:迈向负责任出版之路   S计划的任务还未完成。展望未来,我们相信还有进一步加速开放获取并使其更加公平的空间。为此,我们正在制定一项“迈向负责任的出版”提案,旨在为21世纪的开放科学建立一个基于社区的传播系统。该提案将在两个月内发布,随后将与研究界进行大规模磋商。此外,我们还将委托对S 计划为开放获取出版领域做出的贡献进行独立审查。 原文标题:Five years of Plan S: a journey towards full and immediate Open Access 原文链接:1.https://www.coalition-s.org/blog/five-years-of-plan-s-a-journey-towards-full-and-immediate-open-access/[2023-09-04]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1.OA2020,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5LkNKvFIULcp4Hd7-yMFA 2.图情那些事儿,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vqyJtaQijvPYloUT4d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