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催化去聚合和工业牛皮纸的转化为低分子量的芳烃》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12-04
  • 利用氢氧化钠对木质素进行碱催化降解,已被证明是在纸浆造纸工业中利用工业(技术)褐煤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目前的研究中,一种由亚麻板级浆黑液沉淀而成的松质牛油木质素,经碱催化作用,在连续流反应器中首次无有机溶剂/盖盖剂的情况下产生低分子质量的芳香化合物。木质素/执行筛选的催化转化温度变化从170年到250°C,使用氢氧化钠/木质素重量比≈1与5 wt %木质素固体载荷居留1,2,4分钟,分别与衬底和产生反应混合物的全面描述。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使用尺寸排阻色谱(SEC)、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sfc - ms)。这种解聚的最佳操作条件似乎在240°C和30 h−1,收益率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的最高浓度低于炼焦。也发现depolymerised木质素产品在长期储存在低温下表现出更好的化学稳定性(~ 4°C)

    ——文章发布于2017年11月27日

相关报告
  • 《低聚合多羧酸大分子染料通过鉴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31
    •   5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张淑芬教授团队完成的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料的创制与工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对推动我国皮革染料性能提升、实现着色皮革向高档化发展、消除皮革染色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意见显示,该技术成果针对传统皮革染料上染率和染色坚牢度低,金属络合染料染色后易造成重金属含量超标,不符合“生态皮革”染整要求的现状,创制了新型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色用染料。   该项成果取得了三大创新,创制了黄、红、蓝、棕色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新型染料,创制了黑色新型多羧酸水溶性染料,发明了低聚合度多羧酸染料清洁制造技术。   其中,在创制黄、红、蓝、棕色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新型染料方面,通过调控多羧酸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聚合度和发色体接枝率,使染料分子易渗入皮革内部,羧基与皮革胶原蛋白以盐键结合,用于皮革染色具有色泽饱满、匀染性和透染性好、上染率接近100%等特点,解决了黄、红、蓝、棕色等皮革耐迁移性、耐摩擦性差等问题。   在创制黑色新型多羧酸水溶性染料方面,通过调控多硫键断裂和巯基加成不饱和酸比例,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控、水溶性好的新结构多羧酸黑色染料。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染料结构无毒无刺激性,用于皮革染色时黑度高、匀染性和透染性好、上染率接近100%,解决了黑色皮革耐迁移性、耐摩擦性差等问题。   在低聚合度多羧酸染料清洁制造技术方面,开发了马来酸酐循环聚合技术,使聚马来酸酐收率达到90%以上;创制了溴氨酸乌尔曼缩合一价铜络合物的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缩合反应及染料收率;建立了连续化耦合反应技术,大幅提升了耦合反应效率;实现了母体分子和反应基团近100%接入大分子的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料清洁制造。   据介绍,该成果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3件。目前,技术成果已在金华双宏等4家大型染料企业成功应用,近3年染料累计产量1.5万吨,实现销售额6.237亿元,利税1.394亿元,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新型硝基芳烃高选择性还原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22
    • 胺类化合物作为常见的合成切块在精细化工、药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为止,全球每年大约有400万吨胺类及其衍生物的生产量。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Jón Njiarearson教授团队统计的“2015年全球销售额前200位药品”,约170种药物分子包含氨基等含氮基团。因此,硝基芳烃选择性还原生产芳胺类化合物一直以来都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贵金属催化剂(Pd、Pt等)表现出极其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对于硝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功能性官能团,尤其是易还原的取代基团,往往对目标产物表现出极低的选择性。   近日,青岛能源所杨勇研究员带领的低碳催化转化研究组以储量丰富、生物兼容性强及环境友好的铁盐及竹笋为原料,通过硫原子掺杂策略开发出一条便捷环保、廉价高效的负载型单相黄铁矿FeS2纳米结构催化剂(FeS2/NSC),实现功能性硝基芳烃高度选择性还原制得苯胺类化物,并表现出目前文献报道中基于非贵金属多相催化剂最高的催化活性,且反应条件温和绿色(以水为溶剂,120oC, 2.0 MPa H2)。相关结果发表在权威期刊ChemSusChem,被选为VIP和期刊封面(图1),并受邀作为Cover Profile对本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组进行了报道。研究组职工段亚南为本论文第一作者,杨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在催化剂开发过程中,通过大量控制实验和条件优化,实现N,S-双原子共掺杂多级孔碳载体上高分散负载单相、均一尺寸黄铁矿FeS2纳米颗粒。该催化剂在水相中对不同官能团取代的硝基芳烃,如卤素、-C=O、-C=C、-CONH2、-ester、-CN等易还原官能团表现出优秀的反应活性、选择性以及催化性能稳定性。同时,若干含有硝基基团的药物分子也可被高效高选择性还原。最后,研究人员通过控制实验、原位表征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N,S-双原子共掺杂碳载体与FeS2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及载体的大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特性有效促进了硝基基团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还原。   上述研究得到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GGX102075)和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NAF-R2-180695)的资助。(文/图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