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212工程"完成海上验收试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6-10-26
  • 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总体技术责任单位的“212工程”项目圆满完成了原理样机海上综合试验及项目验收测试。此次试验历时96天,先后有11个单位、79人参加了试验,共开展了9个航次、40多个条次试验,完成了海试大纲规定的内容,达到了试验目的。

      “212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科技创新重点部署项目,也是沈阳自动化所“一三五”重点突破项目之一。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周期紧,为保证项目进度,参试人员加班加点,在高温酷暑、恶劣海况等条件下,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持续高强度、快节奏、高效率地工作。通过全体参试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此次海上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验证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海试期间,在试验现场组织召开了两次“212工程”项目所属课题验收会,其中六个所属课题均顺利通过验收,为项目最终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2工程项目”海试期间,得到了大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慰问。大连市副市长刘岩,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信息海洋处处长李才兴,中国科学院项目监理部总工戴书荣,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副院长马越红,沈阳自动化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桑子刚、副所长史泽林、副所长梁波、工程项目处处长王晓辉、财务处处长王蓉辉、质量处处长曹玉林、保密办主任张涤等领导多次到试验现场检查指导和慰问,对项目组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海洋信息技术装备中心)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通过STS区域重点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太阳能集中供暖工程化示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28
    • 广州能源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 STS )区域重点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太阳能集中供暖工程化示范”在成都举行专家验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对该项目十分重视,科技合作处处长刘斌出席了本次工作会。会议由成都分院组织,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 7 位相关领域专家受邀作为验收专家出席会议。广州能源所所长助理姜洋、科技处副处长汪丛伟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验收会上,徐刚研究员从项目的研究背景、目标完成情况、关键技术、成果与产出、院地合作和科技服务、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对本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并以视频形式展示了工程现场和用户采访。    专家组认为项目围绕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供暖的民生重大需求,对西藏太阳能集中供暖进行了研究,在集热、蓄热、辅热、换热和传热、余热资源化利用、牧光互补等方面取得了八项创新型成果;建设了以太阳能为主、多能互补的太阳能区域供暖示范工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为全面解决西藏冬季供暖打下坚实基础,符合环境 - 能源 - 经济协同发展理念。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得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建议大力推广项目所形成的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 STS 计划包括 STS 重点、 STS 区域重点和 STS 双创引导等三类项目。其中,本项目所属的 STS 区域重点项目,是由各分院组织,科技促进发展局统筹部署。其主要目的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地方党委政府最为关注的“牛鼻子”问题和关系民生的“卡脖子”问题,加强技术的集成应用、工程化示范和产业化推广,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30
    • 2018 年 3 月 22 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在长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新材料是当代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在 2012 年启动了“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重点部署项目,重点开展“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核一级关键结构与功能材料”、“重要人工组织材料的研究”、“光电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攻关及其系统集成”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同承担。   经过科研人员 5 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研制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 I-690 合金管材和镍基焊材以及核用润滑材料、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材料、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突破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的制备技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技术; I-690 合金超纯净熔炼及管材组织均匀化、镍基焊材拉拔与缺陷控制、核用润滑材料复配与制备技术;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制备技术;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稳定性电解液、瞬时热固化封装技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千吨级 / 年高性能聚乙烯油示范工艺包设计;建成了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千吨级试验线,并稳定生产 300 余吨多元醇;研制的 I-690 合金传热管得到应用;建设了染料敏化电池兆瓦级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了包括发电、储能及节能负载模块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并培养了一批高分子材料、核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光伏发电及储能材料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