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30
  • 2018 年 3 月 22 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在长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新材料是当代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在 2012 年启动了“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重点部署项目,重点开展“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核一级关键结构与功能材料”、“重要人工组织材料的研究”、“光电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攻关及其系统集成”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同承担。

      经过科研人员 5 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研制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 I-690 合金管材和镍基焊材以及核用润滑材料、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材料、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突破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的制备技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技术; I-690 合金超纯净熔炼及管材组织均匀化、镍基焊材拉拔与缺陷控制、核用润滑材料复配与制备技术;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制备技术;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稳定性电解液、瞬时热固化封装技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千吨级 / 年高性能聚乙烯油示范工艺包设计;建成了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千吨级试验线,并稳定生产 300 余吨多元醇;研制的 I-690 合金传热管得到应用;建设了染料敏化电池兆瓦级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了包括发电、储能及节能负载模块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并培养了一批高分子材料、核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光伏发电及储能材料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人才。

相关报告
  •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10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在长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悉,中国科学院在2012年启动了“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究”重点部署项目,重点开展“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核一级关键结构与功能材料”“重要人工组织材料的研究”“光电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攻关及其系统集成”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等共同承担。 该项目科研人员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研制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I-690合金管材和镍基焊材以及核用润滑材料、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材料、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研究成果突破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的制备技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技术;I-690合金超纯净熔炼及管材组织均匀化、镍基焊材拉拔与缺陷控制、核用润滑材料复配与制备技术;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制备技术;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稳定性电解液、瞬时热固化封装技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 项目负责人透露,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千吨级/年高性能聚乙烯油示范工艺包设计;建成了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千吨级试验线,并稳定生产300余吨多元醇;研制的I-690合金传热管得到应用;建设了染料敏化电池兆瓦级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了包括发电、储能及节能负载模块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培养了一批高分子材料、核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光伏发电及储能材料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人才 。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天然多糖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6-25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藻化学与海洋药物研究团队在天然多糖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成功从羽藻目绿藻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a?中提取出一种结构独特、富含阿拉伯糖的硫酸化杂多糖(CVP),该多糖可溶于水形成具备自修复与热响应特性的天然水凝胶(CVG)。该材料性能可调、来源天然,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加工适应性,在食品、生物医药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以“A sulfated arabinose-rich polysaccharide hydrogel from Chaetomorpha valida: preparation,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为题,发表于国际生物高分子材料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CVP是首个发现的具有凝胶形成能力的富含阿拉伯糖的硫酸化多糖。该多糖具有“三重智能”凝胶行为。CVP水溶液在无需外加交联剂的条件下,仅凭分子间氢键和物理缠结作用,即可在室温下自组装形成稳定三维网络结构,形成自支撑水凝胶(CVG),展现出良好的热响应性和自修复能力。流变学表征,CVG经历高速剪切破坏后,能在10秒内迅速重组分子网络,恢复90%左右的储能模量,显示出优异的自愈性能。同时,细胞实验验证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医疗与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生物安全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水凝胶的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以适应复杂应用场景,研究团队引入硼酸盐交联策略,成功制备出增强型水凝胶(CVBG)。通过调控硼酸盐浓度,材料的结构致密性、热稳定性及力学强度均实现显著提升。结构机制研究表明,CVG的稳定性主要来源于多糖链之间的氢键及潜在的三重螺旋结构协同作用;而在CVBG体系中,硼酸盐与多糖羟基间形成的B–O共价键是实现网络增强的关键。 该项研究不仅丰富了天然多糖水凝胶的结构与功能体系,也为其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未来,该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3D生物打印墨水、可注射组织工程支架、智能伤口敷料、化妆品保湿载体等方向。 本论文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冷月洋为第一作者,王晶研究员与张全斌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相关论文: Yueyang Leng,Jing Wang*, Ning Wu, Yang Yue, Lihua Geng, Quanbin Zhang*. A novel sulfated arabinose-rich polysaccharide hydrogel from Chaetomorpha valida: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5, 317: 144872.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