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近两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6
  • 在1月3日举行的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近年来,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为广东的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正在进行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国内外车企都将新能源汽车放在了最显眼的舞台位置上。这也成了广东新能源汽车企业跨越式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展示平台。

    2022年,广东继续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健全“链长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了“质”的飞跃。作为全国汽车产业第一大省,广东已形成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完备产业链。

    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广东省汽车产量超过4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将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接近130万台,同比增长140%,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份额约18%。全省汽车产值2022年有望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成为广东省第八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

    产业端:创新不止铸就业界明星

    广东有两大新能源汽车明星企业:埃安和比亚迪。埃安是广汽集团的新能源生力军,比亚迪则是长期专注新能源全产业的国内汽车巨头。两者同样也是国内业界的双星,昭示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动力。

    2022年3月《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广州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突破期,广州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智车之城”。根据发展目标,到2025年,广州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

    总部位于广州的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企业瞄准的就是高质量发展。就在本次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发布了面向2030年的万亿广汽蓝图,即“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力争在2030年成为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广汽埃安是广汽集团发展电动汽车事业的核心载体,更是广汽集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

    去年,广汽自主品牌“双子星”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合计产销超62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3%。去年埃安完成股改和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千亿元,成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中估值最高的企业。

    广汽能源科技公司2022年成立运营,广汽积极布局矿产资源,打造能源生态,投资109亿元的自主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因湃电池动工开建。此外,广汽埃安第二工厂和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广汽本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大建设项目也加快推进,为电动化奠定产能基础。伴随电动化的是智联化的加速落地,广汽星灵电子电气架构核心普赛操作系统开发进展顺利,计划2023年量产搭载,有望成为国内首个量产落地的车云一体化电子电气架构。

    广汽集团在2017年还前瞻性布局投入建设智能网联领域,建设投资额超450亿元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目前已落实投资额近400亿元。目前,广汽集团已积极布局矿产资源,未来将在能源及能源生态领域加大投入,建立“锂矿+基础锂电原料生产+储能与动力电池生产+充换电+储能”纵向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降低产业链成本,实现新能源产业链整体自主可控,同时协同发展储能业务,提高广汽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中,风头最强盛的仍然是比亚迪。2021年以来,比亚迪销量持续翻番上涨,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每月都在打破自己上一月的销量纪录,持续位列销冠位置。去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23.52万辆,上年同期为9.91万辆,同比增长137.30%。至此,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

    近两年比亚迪能够实现爆发式增长,归根结底在于其前瞻性地押注新能源路线,并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成立27年来,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远超同行,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超4万人,积累了2.6万项全球授权专利,形成了庞大的“技术鱼池”。

    按照中汽协数据,去年1-11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3%,在这极为有限的增幅下,比亚迪却增长了两倍有余,很明显,比亚迪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事实上,仅从销量前十名的新能源车型来看,就有7个是比亚迪的产品,并长年如此,比亚迪的新能源国民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功。

    除了埃安和比亚迪两大巨头,研发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同样是一家专注未来出行的科技公司。作为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通过构建全栈自研的核心能力,也成了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之一。

    政策端:强大支持为产业保驾护航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广东省不遗余力,年年政策创新,涵盖了上中下游的所有环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飙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供给体系的建设。

    在2022年公布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被给予了重点关注。按照该规划,广州要加强整车“三电”系统顶层设计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支持能量回收系统、电驱动系统和底盘的集成一体化研究,着力开发高比功率、高比转矩的驱动电机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驱动系统,以及开发新型高效的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加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等前沿电池技术的研发。

    除了纯电,广州还将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鼓励整车企业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整车企业与氢燃料电池企业开展整车集成合作,率先发展自主可控的高可靠性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和商用车,探索氢燃料电池高端乘用车产业化,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用化进程。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建设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基础设施。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除了上游政策的鼓励,下游消费瓶颈同样在突破。2022年,广东省能源局印发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并组织实施,规划到2025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集中式充电站4500座以上,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约25万个,对各地市制定规划、推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也印发了《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2020-2035年)》,明确要求已建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确保充电桩与服务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截至去年11月,全省累计建成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约2280个,具备建设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2022年1-10月,全省新增建成公共充电桩1.7万个,完成计划的85%。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约19万个,全省1123个乡镇实现了公共充电桩全覆盖,满足电动汽车在公共区域充电补能的需求。

    广东还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2013—2021年度,省能源局、省财政厅共安排奖励资金11.83亿元,有力激发各主体投资建设充换电设施建设热情。目前,全省统一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平台——“粤易充”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运营商671个,充电桩15.1万个。后续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负荷的削峰填谷,起到蓄能作用。省能源局还组织修订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在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期间,更好指导我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1794.shtml
相关报告
  • 《安徽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24
    • 安徽全年汽车产量首次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汽车出口占全国比重1/4……2024年,安徽聚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标,强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产业规模跃升、新能源化转型加速、出口扩围增量、品牌向上向新等多点突破。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去年安徽全年汽车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300万辆,达357万辆,同比增长43.3%,占全国比重超1/9;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168.4万辆,同比增长94.5%,占全国比重超1/8。 新能源化转型全面加速,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产量比重达47.2%,较2023年提高12.3个百分点。汽车出口占全国比重1/4。奇瑞集团汽车出口量达114.5万辆,刷新中国车企出口纪录,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江淮与华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填补国产超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空白,蔚来ET9成为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 过去一年,安徽汽车产业为何能取得如此亮眼“成绩单”?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创新动能加速转化,产业链协同持续深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以及多元要素有效支撑。 创新动能加速转化。安徽依托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院士、专家沟通交流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体化运作战略咨询委秘书处,成立安徽省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新建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智能电磁动力系统2个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验室。两批“车芯协同”攻关项目加快实施,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协同持续深化。强化企业跟踪服务,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奇瑞集团跻身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国轩、中鼎入选2024年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建成省汽车产业整零对接路演大厅,推广应用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整零协同有效加强。兵团式、阵地战推进皖北专用车集聚发展、零部件转型升级、后市场提质增效,印发《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区域协同进一步深化。 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组建中安能源有限公司,高效推进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线“安徽充换电”APP,全省充换电服务“一张网”加快构建。创新应用场景,液冷超充、V2B等新技术加快应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试点有序实施。截至2024年底,安徽累计建成充电桩73.8万个,2024年新增28.7万个,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实现充电桩全覆盖,乡镇充电桩覆盖率由2023年底的62%提升至97%。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动汽车换“能”、以旧换新,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07.6万辆,2024年新增44.9万辆,新增渗透率41%,较上年提升13.6个百分点。加快智能网联布局,合肥市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全省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双向总里程超3000公里。 多元要素有效支撑。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累计设立15只子基金,已投项目34个。汽车产业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上线运行。物流、金融等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车企加快布局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先后举办2024北京国际车展安徽主题日、2024国际生态拉力杯(中国站)暨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2024年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等重大赛事活动,安徽汽车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安徽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记者 彭旖旎 通讯员 陈卓)
  • 《疫情影响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减少4.1%》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31
    •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链近年来保持高增长态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需求国,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都取得快速发展。上海有色网(SMM)联合上海期货交易所今日举办“上期金属论坛暨上海有色网新能源产业线上会议”,聚焦有色金属市场热点,探讨钴锂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之路,展望新能源市场走势和后市价格方向。 在本次会议上,上海有色网新能源高级分析师梅王沁带来“中国新能源动力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梅王沁表示,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较大,H1产销量不及40万辆,预计今年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减少5%。因此SMM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减少4.1%。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降幅比1-8月收窄7.5个百分点和8.7个百分点。其中,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市逐步回暖,9月产销量达全年最高。 特斯拉总销量排名第一 个人用户需求上涨明显 2020年开始新能源车产销量榜单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合资、外资的身影,特别是今年年初进入的特斯拉,1-9月销量已排名第一,主要其旗下的Model 3受到国内私人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促进C端市场增量。而相对而言的比亚迪,今年1-9月同比降幅50%,主要其受网约车市场今年受疫情打击较大。上汽通用五菱在A00级市场份额大幅上涨,目前排名第三,同比增幅达120%。此外造车新势力蔚来今年表现优异,销量逐月上涨,并挤进前十。 特斯拉Model 3 与比亚迪“汉”性能对比 Model 3 是B级车,比亚迪汉是C级车,两车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因客户定位类似一直被市场来比较。 从电池来看,原标准续航版Model 3采用LG的811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较高,但是安全性一直广受质疑,近期也有特斯拉着火事件。Model 3充放电1200次循环,行驶寿命大约在48万公里左右。比亚迪采用铁锂刀片电池,安全性有所保障,此外刀片电池拥有充放电3000次、行驶120万公里的长寿命优势。四驱高性能版和model 3标准续航版来看,汉带电量及续航里程高于model 3,能量密度略低于model 3,两者价格相似。目前特斯拉将标准续航版电池全改为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出于价格考虑,此外安全性及续航里程都有所提高。 目前从两者的销量来看,仍难分伯仲,比亚迪汉上市较晚,此前由于电池产能原因,导致汉供不应求,但两者在预定量来看都非常受市场欢迎。特斯拉虽扩大月产能至2万辆,但近几月产销量仅1.1万辆左右。9月起特斯拉开始生产铁锂版Model 3,价格优势与安全性或许会扩大其市场消费群体。综合来看汉的性能是高于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市场反馈也较佳,预计两款车销量都会逐月增加,拉动整个新能源车市需求,同时也带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上涨66% 宁德时代市占率近五成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下跌主要受新能源车市产销量影响,自7月起同比转正,9月同比增长66%。 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其市占率一直保持在45%-50%,可看到1-9月其装机量远超其他电池企业,是比亚迪装机量的3倍多。此外今年LG化学装机量上涨较快,保持前三的位置,主要配套特斯拉。松下排名靠前,也主要配套特斯拉。此外瑞浦能源去年未进排名,今年挤进前十五,主要配套上汽通用五菱。 同比来看,今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企业仍同比下跌,但中航锂电及时代上汽同比增长,主要因为中航配套广汽新能源,今年由于广汽使用811三元电池出现自燃事故后,对宁德时代高镍电池需求大幅减少,目前主要配套中航锂电5系三元电池,并新增广汽丰田、山西新能源汽车客户。时代上汽则是新增理想汽车、合众新能源等车企客户,理想汽车装机量较高。 磷酸铁锂在乘用车装机占比增加 配套车型逐步上量 从头部两家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装机占比来看,铁锂在动力市场需求增加为大趋势,其中主要增量市场在纯电动乘用车。6月磷酸铁锂装机量环比上涨明显,除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增加外,其配套乘用车占比也有提高。主要增量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小康及华晨鑫源汽车。9月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上装机量上涨主因为比亚迪“汉”产量大幅提高,叠加上汽通用五菱本月加大宁德时代铁锂装机比重,此外奇瑞汽车、上汽、合众新能源等车企配套铁锂装机量也有大幅提升。 目前市场热门车型中,大部分仍装机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在A00级、C级车发展迅速,可看出其市场潜力较大,之后B级车model 3对磷酸铁锂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出于性价比考虑,A00级市场会首先被磷酸铁锂电池所占据,B级市场及C级市场或三元铁锂平分秋色,而SUV高端市场目前仍将会以三元电池为主,后续大众ID4 SUV也将采用三元电池。 展望 总的来看,今年下半年新车型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继续提高,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如比亚迪汉。而三元电池配套车型性能更强,价格也有所降低,如蔚来等,将会带动C端市场消费需求。今年特斯拉销量较佳,加上下半年推出铁锂版Model 3价格下降,预计销量会继续提高。此外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或带动国内A00级车型销量。但是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较大,H1产销量不及40万辆,预计今年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减少5%。因此SMM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减少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