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蛰伏”到“惊蛰” 磷酸铁锂加速逆袭》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2
  • 被三元电池挤占市场份额多年后,磷酸铁锂电池2020年迎来“高光时刻”。

    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和出货量陡增,仅12月就实现6.89Gwh的装机量,领先三元电池近1Gwh。

    除了在乘用车领域与三元动力电池激烈交锋外,磷酸铁锂电池还在不断缩小与铅酸电池的成本差距,挤占后者的传统市场。

    “蛰伏”多年的磷酸铁锂电池在2020年表现可谓“高光”。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磷酸铁锂产业链由此开启新一轮的市场周期。“预计2021年磷酸铁锂国内市场装机量将迎来40GWh至50GWh的需求,尤其是在个人乘用车、储能、二三轮电动车等市场。”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预测。

    2020年重回“C”位

    从2020年初比亚迪刀片电池问世,到年中特斯拉国产Model 3入门车型换“心”,再到年末“扎堆”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榜单,磷酸铁锂电池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迎来“高光时刻”。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65.9GWh,同比下降12.9%。其中,三元锂电池累计销售34.8GWh,同比下降34.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30.8GWh,同比增长49.2%,成为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动力电池类型。

    被三元电池挤占市场份额多年后,磷酸铁锂电池终于“扬眉吐气”了。

    2016年12月,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首次将电池系统能力密度纳入考核标准,补贴“门槛”逐年增加,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成为核心指标,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因此被三元电池蚕食。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乘用车的装机量占比仅约为4%,总装机量占比从2017年的49%下降至36%。与此同时,三元电池的总装机量从16.31GWh增长至39.12GWh,占比提升至63%。

    进入2020年,政策的“有形之手”将磷酸铁锂电池重新拽回了乘用车“赛道”。

    当年4月,新能源补贴政策发布,不仅规定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内,还明确未来2年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且维持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指标不变,2021年至2022年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

    在此背景下,乘用车主机厂加速推出磷酸铁锂电池主力车型。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能源汽车申报目录显示,23款标明电池类型的纯电车型中,有9款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近四成。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汽集团的红旗E-QM5和奔腾E05两款车型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来自弗迪电池,这意味着继全系车型加速切换后,比亚迪刀片电池正式开启外供。

    “磷酸铁锂电池去年推出的刀片电池或者CTP,能量密度提高了,成本下降了。去年还在试行,今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产能的提升,磷酸铁锂在乘用车里的装车量会大幅度提升。”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看来,磷酸铁锂电池加速“上车”的趋势还将延续。

    于清教认为,公共领域电动化程度的提升,将被悉数转变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磷酸铁锂在公共领域电动化市场的占有率更高,氢燃料车短时间内还难大面积推广。”

    性价比“算出”市场选择

    “2020年,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因此也被行业定义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元年,整个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在2020年底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做出如此判断,依据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点变化:一是个人消费比例从两年前的20%大幅提升至近70%;二是非限购城市购买比重达到60%。

    随着销售端主体的转变,“量入为出”成为消费者和车企的共同选择。

    在乘联会统计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零售排行榜上,前10名中至少有4款车型搭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分别为特斯拉Model 3、宏光Mini EV、奇瑞eQ和比亚迪汉EV,全年累计销量分别为13.75万辆、11.28万辆、3.82万辆和2.88万辆。

    从售价上看,四款车型呈现两极分化。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比亚迪汉EV的价格超过20万元,宏光Mini EV和奇瑞eQ的售价仅为几万元。其中,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入门车型因换装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售价下探至25万元以内,令当月的产量环比提高约1万辆达到2.29万辆。

    磷酸铁锂电池的“高低端通吃”,得益于其与生俱来的性价比优势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的能量密度。

    “左右用户决定的因素有很多,用哪种电池并不是关键因素。但对主机厂来说,电动车的性价比、安全等却跟电池紧密相关。”一位车企高管解释称。

    华安证券测算,磷酸铁锂的使用成本约为0.08元/Wh,相比三元正极材料可以节省0.15至0.21元/Wh,对应降低成本65%至72%。在现行补贴政策下,带电量55kWh、续航405公里的三元电池替换为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可下降0.46万元至0.56万元。

    另一方面,“殊途同归”的刀片电池、CTP等新型电池工艺相继问世,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不仅满足车企达到补贴系数0.9的技术要求,更因体积利用率的提升和电池包结构简化等而降低成本。

    国轩高科近期发布了单体能量密度为210Wh/kg的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以及与CTP原理相似的JTM技术,即将卷芯直接安装在模组中。“(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目前已超过三元常规523电池的水平,接近622电池的能量密度。”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称。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近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院士团队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市场意识到磷酸铁锂电池仍有潜能可挖。

    文章中,王朝阳展示了一款热调制磷酸铁锂(TM-LFP)刀片电池,通过在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增加用于内部加热的镍箔,便能解决其在低温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问题,并能在全气候条件下充电10分钟而实现250英里续航里程。此外,其简化的温度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CTP效率和降低电池系统成本,使用寿命可达200万英里。

    “这种电池降低了重量、体积和成本。我很高兴终于找到一种使主流消费者受益的电池,让每个人都买得起电动车。”王朝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有潜能可挖的还有应用场景。除了在乘用车领域与三元动力电池激烈交锋外,磷酸铁锂电池还在不断缩小与铅酸电池的成本差距,挤占后者的传统市场。“铅酸现在是0.4元/Wh,磷酸铁锂是0.5至0.6元/Wh,两者价格差不多,但性价比不一样。我觉得从今年开始,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两轮车、起动启停、船舶电源方面会有大量应用。”于清教表示。

    在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看来,磷酸铁锂电池正在通过共享电单车、外卖等增量市场切入电动两轮车领域。“从几家大的整车企业看,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例大约在20%。在共享电单车领域,几乎能做到全覆盖。一些新的领域比如外卖,发展也还可以。”

    5G基站的建设早已打开了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基站储能的市场空间。据天风证券测算,7000次循环寿命下,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仅为传统铅酸电池的三分之一;预计2020年至2023年间,5G基站带来的备用电源储能需求分别为7.6GWh、9.7GWh、10.8GWh和11.9GWh。从2020年初开始,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陆续招标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基站储能。

    船舶应用方面,全球电量最大的纯电动商用船舶——“长江三峡1”号游轮在2020年底正式开工,搭载的便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芯组成电池组,总电量达到7.5MWh,超过100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也在跟进布局这一领域。

    产业链共解供需失衡

    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和出货量陡增,仅12月就实现6.89Gwh的装机量,领先三元电池近1Gwh。

    进入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旺盛的需求还在延续。“今年春节其实也休息不了几天,现在市场需求还比较旺,排单都比较满。”国轩高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下游厂商放量出货,产业链供需失衡,上游材料价格上扬。

    鑫椤资讯显示,2020年磷酸铁锂产量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格局,下半年产量达9.64吨,占全年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中49%用于动力电池。2020年8月底开始,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从6.95万元/吨一路上涨至最新约11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的涨价也从2020年10月开始启动,目前约为6.5万元/吨。

    “六氟磷酸锂的生产门槛高,成本占比也低,每次都是先涨价。”一位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厂商的工作人员说,“2020年三季度开始所有的材料都在涨,一般是协议锁量锁价,涨价前也会跟我们协商。”

    对于短期内上游材料涨价的预期,电池厂商表示,因为有年后生产储备的需求,进货比较集中;材料厂家则称,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走势。

    “从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将有明显提升,但目前来看,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相对较慢,有效供给不足。”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日前表示,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TWh时代(1TWh=1000GWh)。

    据中信证券测算,预计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分别为13万吨、24万吨和34万吨。考虑到未来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约为98万吨,对应市场规模约为280亿元。

    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上游材料厂商启动新一轮扩产周期,下游电池龙头企业也势必要深入合作,以保障材料的稳定供应。

    在此背景下,德方纳米、富临精工(江西升华)、湖南裕能等铁锂材料企业率先启动扩产计划,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第一的宁德时代则以出资参股的方式深度绑定上述公司,比亚迪也出现在湖南裕能的增资名单中。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受磷酸铁锂“刺激”的韩国厂商》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0-22
    • 曾经钟情三元电池的韩国厂商,正在进一步加码磷酸铁锂电池。现代汽车集团近日宣布,将联合合作伙伴实施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技术开发项目。该项目是现代汽车、起亚汽车与现代制铁、正极材料企业EcoProBM合作推进,目的是在不制造前驱体的情况下直接合成材料,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该项目已经获得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的支持。 “为了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快速的技术开发和有效的电池供应链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电气化及电驱动材料研发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该项目,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并通过内部开发必要的技术,提高国家和现代汽车集团的技术竞争力”。 实际上,韩国企业在磷酸铁锂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今年7月,LG新能源宣布,将向雷诺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子公司Ampere供应磷酸铁锂电池。根据协议,LG新能源将从2025年末到2030年,向Ampere提供总规模约为39GWh的磷酸铁锂电池,足以配套约59万辆电动汽车。这些电池将在LG新能源位于波兰的工厂生产。 在此之前,LG新能源已经尝试“生产价格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以更好地满足低价电动汽车的需求。”据消息人士透露,LG新能源曾设下目标,使其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超过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即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比宁德时代提供给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高出20%。 目前,LG新能源的韩国同行SK On和三星SDI,也都在大力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以应对来自中国电池厂商在全球市场的挑战,以及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端的变化。 01 强势的磷酸铁锂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510.1GWh,同比增长21.7%。全球排名前十的榜单中有三家韩国电池企业,分别为排名第三的LG新能源,排名第四的SK On,以及排名第七的三星SDI,三家韩企的总市占率为21.1%,同比下降3.4%。 中国则有六家企业位居榜单前十,总市场份额达到65.1%,较去年全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中韩企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至44个百分点。SNE分析称,目前具备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中国企业掌握主导权。随着全球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数量逐渐增长,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全球市场加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降价的背景下,电池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仍然比较高,相较于其它类型的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经济性更为优异。”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同时磷酸铁锂电池还具备高安全性和寿命更长等诸多优势。 此外,中国电池厂商应用了各种创新技术,使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比如,宁德时代推出的磷酸铁锂神行电池PLUS,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有望达到190Wh/kg;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已超过210Wh/kg。 在市场竞争中,磷酸铁锂已经将三元打得节节败退。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超过200GWh,占总装车量的70%以上,而三元电池市场占有率已经不足30%。在海外,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现代、雷诺、日产、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都在扩大装配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 三元电池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不会超越磷酸铁锂电池。在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看来,受制于成本和材料的可控性等因素,在未来15-20年内,磷酸铁锂电池不会被淘汰。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一可能采用三元电池。 02 受刺激的韩国厂商 磷酸铁锂电池“咄咄逼人”的强势表现,让曾经固守三元电池技术路线的韩国厂商不得不转变策略。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韩国厂商就已经注意到磷酸铁锂。LG新能源能够获得雷诺的磷酸铁锂电池订单也是早些年“种花结的果”。 当年,作为LG新能源主要客户之一的特斯拉,同时也开始大力装配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显然,这刺激到了LG新能源。 2020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版的特斯拉(上海)Model 3开始进入中国工信部车型目录。2020年年底,LG新能源即开始在韩国大田实验室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去年3月,LG新能源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7.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0亿元),建设16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等,目标是2026年实现量产。 紧接着,LG新能源去年9月发布声明称,与华友钴业将在摩洛哥合建一座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厂,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目标是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今年2月,LG新能源又与常州锂源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从今年到2028年,常州锂源将向LG新能源合计销售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 据SK On首席执行官李硕熙透露,该公司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开发,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2021年,SK On就已经在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SK On表示,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安全性和寿命方面表现都较为出色,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大了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目前SK On正积极与多家汽车制造商洽谈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协议。 据报道,三星SDI计划在蔚山工厂建设韩国首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投产。在此之前,三星SDI负责人在去年年初透露,公司正尝试开发磷酸铁锂电池,以使其业务和客户多样化。去年6月,该公司第一次对外展示了其磷酸铁锂电池产品。 从全球范围来看,来自中国的磷酸铁锂“旋风”已经刮到了欧洲、北美,随着韩国厂商的持续加码,未来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必将提升,中国厂商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 《野心不小!美国“扑向”磷酸铁锂》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0-14
    • 中国企业正加速到美国建设磷酸铁锂工厂。9月下旬,万润新能宣布,将投资开展“万润新能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及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该项目计划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设年产5万吨的磷酸铁锂生产设施,其中一期将建设0.9万吨/年的产能。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2028年全面投产,总投资金额约为16764万美元(约合11.86亿元人民币)。万润新能表示,随着项目的推进,将根据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能,旨在提高其国际市场份额并拓展新的客户群和业务渠道。 在此之前两个月,亿纬锂能的美国合资公司ACT电池项目今年7月在密西西比州动工,该项目规划年产能约为21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出货,戴姆勒卡车等公司将成为其主要客户。 更早之前,今年3月有报道称,宁德时代正在与通用汽车洽谈技术授权模式的合作,计划在北美共同建设一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规划年产能不低于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合作建设的工厂。去年2月,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同时宣布,双方将在美国密歇根州新建工厂合作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据了解,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项目将投资35亿美元(约合246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将为该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该厂预计2026年投产,初始设计年产能约为35GWh,每年可为约40万辆福特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包。 01 车企巨头战略选择 行业周知,欧美车企过去一直青睐于以高能量密度著称的三元电池,而如今这种态度已经开始转变,这是中国厂商纷纷到美国建设磷酸铁锂工厂的重要原因。到如今,美国三大车企巨头特斯拉、福特、通用都已经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早在几年前,特斯拉Model 3、Model Y等车企就已经开始装配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CEO马斯克非常看好磷酸铁锂的应用前景,他声称,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一可能采用三元电池。 特斯拉甚至还亲自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工厂。今年1月有报道称,特斯拉正在扩建其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从而将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引入美国。据悉,特斯拉将向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采购闲置设备来生产电池,工厂的初始产能大约为10GWh/年。 而对磷酸铁锂“后知后觉”的通用汽车,近日则宣布将放弃Ultium电池品牌,以进一步扩大其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类型和化学成分。通用汽车自2020年推出Ultium电池品牌以来,已在包括雪佛兰、凯迪拉克、悍马等在内的多款电动汽车中使用三元电池技术。然而,市场反响并不理想,促使通用汽车决定调整其电池策略。 “通用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以显著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 通用汽车电池副总裁库尔特·凯尔蒂表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将使其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高达6000美元(约合4.2万元人民币)。从今年到明年,其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将平均降低到每千瓦时60美元(约合420元人民币),并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降低30美元(约合210元人民币)。 根据福特汽车的规划,未来将会有更多车型装配磷酸铁锂电池。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表示:“(与宁德时代合建)新工厂生产的电池,将降低电动汽车成本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的定价,汽车制造商的利润也因此更高。” 02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除了经济性更优之外,还具有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等诸多优势。在中国市场,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已经远超三元。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超过200GWh,占总装车量的70%以上。 从中期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地位也较为稳固。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受制于成本和材料的可控性等因素,在未来15-20年内,磷酸铁锂电池不会被淘汰。 随着价值被美国企业重新认识,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根据Adamas Intelligence的统计,目前在美国已宣布的电池产能中,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例不超过20%,但该咨询公司预计,在下一个十年的中期,美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将提高至接近30%。 美国本土电池厂商也都在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去年3月,美国初创企业Our Next Energy宣布将开始在密歇根州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在2024年其总投资16亿美元(约合113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投产后,该公司将继续进行扩张;到2027年,该公司计划为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磷酸铁锂电池。 另一家美国电池初创企业Kore Power公司预计,美国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将不断增长,该公司计划2024年底在其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设置两条装配线,一条用于生产目前美国主流的三元电池,另一条用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美国对磷酸铁锂电池充满了期待。“一旦我们在美国获得磷酸铁锂制造能力,并掌握了制造方法的专业知识,我们将能够像亚洲公司过去所做的那样,降低磷酸铁锂的成本。”库尔特·凯尔蒂如是声称。 不过,锂电池的降本与生产良率、生产规模都有很大的关系,对于缺乏产业链基础的美国来说,要实现理想的降本可并非易事。欧洲至今都没有量产好电池,美国的优势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