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联盟发布I3C Basic v1.2规范 面向移动设备、物联网及数据中心应用》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张嘉璐
  • 发布时间:2025-08-11
  •   国际移动产业接口标准组织MIPI联盟正式发布MIPI I3C Basic v1.2控制总线接口规范。该规范用于连接微控制器或应用处理器与外围设备,新版通过划分强制功能与可选功能章节,使开发者能根据应用需求灵活配置方案。

      作为会员版MIPI I3C的免版税精简子集,I3C Basic技术自2016年问世(2019年升级至v1.1)即融合了I2C、SPI和UART等传统串行接口优势,在简化实现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性能与能效,有效解决了开发者的痛点问题。该技术已成为多个行业合作的核心标准:被PCI-SIG和NVM Express采用为系统管理总线(SMBus);纳入JEDEC边带总线及DDR5标准;获得ETSI智能安全平台(SSP)和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认证;并成为MIPI与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的重点合作领域。用户可通过MIPI官网下载最新规范。

      基于标准CMOS I/O实现的MIPI I3C技术采用双线接口并支持带内中断,能减少引脚数量与信号路径,为系统设计提供更高灵活度。其典型数据传输速率达11.1Mbps,高性能模式更可扩展至100Mbps,较传统接口实现能效与性能的跨越式提升。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 移动及嵌入式设备处理器外设连接

    ? 系统调试与追踪

    ? 作为DDR5内存接口、SSD控制接口、MIPI相机控制接口(CCI)等场景的控制边带总线

      日益壮大的企业及开发者社区正受益于I3C技术的设计优势。当前生态系统涵盖微控制器、微处理单元、无线物联网SoC、传感器及专用集成电路,并配备完善的开发测试工具链。Linux与Zephyr实时操作系统已提供软件驱动支持,多家企业也发布了产品参考实现方案。

      "MIPI I3C生态系统近年快速发展,这种势头将持续保持,"MIPI联盟主席Hezi Saar表示,"企业青睐该技术不仅因其创新特性,更在于其相对传统接口的显著性能与能效提升。I3C为开发者提供了卓越的灵活性,适用于从智能穿戴设备到数据中心系统的广泛产品。"

      为支持开发者,MIPI已公开多项配套规范:包括I3C发现与配置规范(DisCo)、主机控制器接口(MIPI I3C HCI)、传输命令响应接口(MIPI I3C TCRI)及基于I3C的调试规范。Linux内核已集成I3C HCI驱动,并提供了符合性测试套件。此外,新成立的I/O桥接工作组已启动I3C桥接规范开发,预计2026年中完成。

  • 原文来源:https://www.newelectronics.co.uk/content/news/mipi-alliance-releases-i3c-basic-v12-for-mobile-iot-and-data-centre-applications
相关报告
  • 《MIPI联盟发布免版税I3C Basic v1.2规范,推动物联网与移动接口标准化》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刘飞
    • 发布时间:2025-10-03
    • MIPI联盟发布了MIPI I3C Basic v1.2,这是一种用于连接微控制器或应用处理器与外设的可扩展实用和控制总线接口。新版本重新组织了规范,分为强制性和可选特性部分,使设计师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实现这些功能。新版本通过清晰界定强制与可选功能,显著提升了设计灵活性,帮助开发者优化系统集成与成本。  作为I2C/SPI/UART等传统串行接口的现代化替代品,I3C在保留易用性的同时,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典型11.1 Mbps,最高100 Mbps)、更低的功耗,并支持带内中断,能有效减少系统引脚数和设计复杂度。  该规范已成为行业事实标准,被JEDEC、PCI-SIG、ETSI等多家重要标准组织采纳,应用于DDR5内存、SSD系统管理、智能安全平台等关键领域。  为加速开发,MIPI提供了完善的工具链,包括协议分析仪、Linux内核驱动、一致性测试套件等。新成立的I/O桥接工作组也正在制定相关桥接规范,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 MIPI I3C Basic是MIPI I3C的成员版本,在免费许可下提供。I3C接口自2016年推出,2019年更新到v1.1,它融合了传统串行接口I2C、SPI和UART的关键属性,同时更易实现,并提升了性能和能效,解决了开发者面临的许多痛点。 
  • 《Gartner发布物联网预测分析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03-20
    • 在物联网不断推广的过程中,企业正经历技术与商业上的重大挑战,企业必须投资新的方法,才能确保物联网计划的成功。为了协助企业决策者规划物联网方案。2月21日,Gartner咨询公司发布了《物联网预测分析报告》(Forecast Analysis: Internet of Things),对2017年以后的物联网提出了四项预测。 (1)至2020年,50%的大规模物联网执行计划将会应用云端安全服务(目前应用云端安全的比例不到10%)。物联网的扩张速度极快,且其架构、网络与数据流的安全防护日益复杂,技术需求与内部安全防护基础建设对企业造成莫大的压力,即便是大型组织也不例外。未来对网络安全专家的需求度相当高,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雇用与留任越来越困难。因此,对大多数布局物联网的组织而言,采用具有高度扩展性的云端安全服务将不可或缺。庞大的数据量让企业内部的安全防护基础设备难以应付,而云端安全解决方案则能符合此种物联网布局的高扩展性与成本需求。 (2)至2020年,在采用物联网的企业中,至少65%企业将运用物联网平台软件包(目前仅33%)。驱动物联网平台采用量提升的因素包括:①物联网应用的商业需求逐渐成长,促使企业的物联网方案激增,整合物联网基础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大;②物联网平台服务(PaaS)产品变得更容易获取,PaaS产品让企业能扩大物联网技术的采用范围,随着需求的成长进行规模升级;③物联网的规划初期较为简单,但扩展到后来往往日渐复杂,牵涉商业应用程序、行动Apps以及软件服务(SaaS)的整合,因此企业需要通用的物联网PaaS功能以支持复杂的物联网商业逻辑和分析技术;④对现有的中间件(Middleware)来说,物联网扩充功能变得比较容易取得,主要的中间件企业(如IBM、Microsoft、Oracle与SAP等)为自家的中间件产品提供原厂的物联网扩充功能,让客户可以将物联网技术整合至既有的计划中。 (3)至2020年,在物联网服务供货商所设置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中,50%的解决方案会直接影响客户高层的物联网策略(目前具有此种影响力的方案低于5%)。多数的企业目前聚焦于单点式解决方案(Point Solution),亦即是选择现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分析信息以达成战术上的成效。然而企业的领导阶层逐渐认识到,物联网应该导向商业绩效并作为数字转型策略的一部分。随着服务供货商累积更多物联网解决方案之设计、建构与布局的专业技术,他们会把上述优势纳入物联网的投资报酬率模型与资产当中。这些模型与资产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物联网方案、策略规划与数字转型之间链接的强度。 (4)至2020年,数据科学专家短缺将导致75%的机构难以发挥物联网的全部潜能。物联网潜力的开发需要能够分析数据的科学家,他们不仅理解数据科学的原理,也能掌握物联网环境专用的软件工具,例如流处理平台(Stream Processing Platform)与网关分析(Gateway Analytics)等。虽然大学正逐渐扩充数据科学的教育,但仍需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际改善技术人才的供应。未来运用物联网(或为了运用物联网而更新既有计划)的企业越来越多,未来数年仍会有高度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