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明年上半年快速充电桩将覆盖全省高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1
  •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但又担心充不了电,不敢上高速。11月30日,记者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该厅近日印发《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6月底前,全省高速公路已通车运营服务区将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据了解,立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实际,河南省正按照“桩站先行、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充电桩建设,努力构建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高效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为群众较长距离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根据《方案》,2021年年底前,河南省将完成国家级高速公路、省辖市和重点景区周边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充电桩建设,充电桩覆盖率达70%以上;2022年6月底前,完成剩余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充电桩建设,充电桩覆盖率达到100%,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将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电力专线及供配电设施,新建充电桩均为快速充电,原有慢充设施改为快速充电。服务区已建设的快速充电桩,根据发展需求更换为单枪功率80千瓦以上,或采用更换电池模块等方式。

    《方案》对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和运营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高速公路国道沿线、省辖市和重点景区周边服务区新建充电桩,要同时满足单区4台及以上车辆充电需要,后期根据需求增加;新建服务区及改扩建服务区充电桩建设数量占比不低于设计停车位总数的40%,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与服务区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在服务区建设和运营充电桩的企业,应具有设施管理平台,具备接入省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和中原智充APP并进行生产调试、远程控制的功能。

    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已在48对服务区(停车区)建设89个充电站、422个充电桩(充电车位),连霍、京港澳高速服务区已基本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形成“十”字形快充互联通道;剩余100对服务区(停车区)正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

相关报告
  • 《我国充电桩总量破千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2
    •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充电桩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台。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充电桩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桩320.9万台,私人充电桩739.4万台。 为适应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缓解老旧小区充电难,杭州、上海等城市建设共享式充电站,让充电桩智能移动、自主找车,充电桩利用效率提高了3倍。 为满足长途出行的城际充电需求,成都、重庆等城市建设高速公路超级充电站,最快实现充电“一秒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2.72万台充电桩,基本实现了全国各省份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我国加快在县乡地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覆盖到所有乡镇。其中,江苏南京溧水区、云南玉溪等地已实现充电桩“村村全覆盖”。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社区统建统营、移动充电等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 《覆盖70%充电桩 特来电接入多家运营平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07
    • 7月4日,特来电发布消息称,将全面接入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充电桩信息,实现从场站查询、导航、充电到支付环节的全面互联互通。   特来电表示,四大平台互联互通后,将覆盖全国70%以上的充电桩市场,现已与星星充电在北京、青岛、常州3大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其他城市将陆续上线。   特来电App内将新增“联行”标识的第三方平台充电站,用户可以直接利用该App充电。通过聚合主流充电平台,车主将能享受到更便捷的充电体验。   充电桩领域的“互联互通”已经被提了好多年,但受限于各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各自有所保留,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此次四大平台的打通,可能意味着充电桩互联互通又进一步。   充电桩市场虽然没有新造车领域火热,但近两年来正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今年,充电桩建设被纳入“新基建”,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层面的重视,正在让资本市场感受到更大鼓励。   除了传统的充电桩运营平台外,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图商,以及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也在布局充电桩市场,和传统运营商自建充电桩的套路不同,这些企业主要以聚合中小平台的充电桩为主,试图将电动车主的充电行为保留在自建的服务场景内。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充电运营商带来了危机,也推动了各充电运营商平台之间的合作。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5.7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8%,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2%。(来源: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