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低成本高效率试油技术问世》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6-25
  •   6月4日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不动管柱分层试油联作技术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在滨122X1井不动管柱对2个层分别试油后,平均单井减少工序31%,节省工期36%,降低费用42%。

      大港油田传统试油技术试一层封一层,导致费用高、工期长、洗压井次数多。瞄准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试油技术,石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积极攻关,成功研发了不动管柱分层试油联作技术。

      不动管柱分层试油联作技术采用一趟管柱分别试油上下两层,不压井不动管柱就能高效完成两层或多层试油,既缩短了试油时间,节省了工程成本,又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液体排放量,充分体现了高效、降本及绿色矿山建设理念。

      5月下旬,滨122X1井试油施工中应用了不动管柱分层联作技术,两个试油层的射孔及求产施工仅用了5天时间。

相关报告
  • 《大港油田沧东地区新型压裂技术提产增效》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4-07
    • 大港油田沧东地区营105-1-12、官东13-1-6等井压裂投产后接连获得高产,实现了沧东地区低渗难采储量高效开发,强力助推老油田增储上产。  沧东地区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具有油层埋藏深、开发层段长、储层物性差异大、单井自然产能低等特点。为实现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提高单井产量,大港油田技术人员开展岩芯、岩屑、地层流体与措施液配伍性试验,优选压裂液体系、优化压裂工艺技术和施工参数,形成“一井一工艺、一层一方案”的个性化压裂技术体系;技术人员还创新实施先期增能注水、穿层体积压裂及液态二氧化碳先期增能等新型压裂技术,并应用裂缝监测技术进行压裂全程监测,实现个性化注入方式挖掘地层潜能。  去年年底至今,大港油田沧东地区共实施压裂井8口,其中,营105-1-12井初期日产油33.8吨,官东13-1-6井初期日产油25.7吨。
  • 《大港赵东油田“5I”模式驱动高效开发》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5-24
    •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张敬潇 通讯员乔维娜 郭海涛)记者5月18日从大港油田对外合作项目部获悉,应对持续开发面临的复杂井网轨迹、高含水等不利形势,赵东油田创新应用“5I”管理模式实现了新井高产量、产能大贡献。   赵东项目所辖的赵东油田是中国石油第一个百万吨级对外合作海上油田,自2003年投入开发至今已18年。2018年8月,中国石油与洛克石油(渤海)公司签订赵东项目生产期延长协议,延长至2023年4月。为保障油田持续高效开发,赵东项目以“国际化运作、中石油管控”为核心,着力探索实施“5I”管理模式,涵盖一体化设计(Integration)、集成化应用(Integrity)、协同化组织(Incorporate)、国际化运作(International)、执行力强劲(Implement)五个方面。   “一体化设计”即围绕“新井提产量”目标,一体化方案研究、井位设计和生产跟踪。截至今年5月,赵东油田累计钻采油井196口,单井初期平均日产油达到260吨。   “集成化应用”即集成应用优快钻井、高效油层保护、特色防砂和高效举升等技术,确保高质量建设新井。油田开发至今18年油井零出砂,平均检泵周期2100天,最长寿命6021天。   “协同化组织”即全部门协同管理、全流程协同运行,所有信息实时共享,运行计划精确到分,平台协调人员到位,基地统筹物资到位,实现海陆联动、无缝衔接,确保生产时率最大化。新井从交井到起泵间隔均不超过4小时,平均产能贡献率65%。   “国际化运作”即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用工机制、全球优选技术服务、日费模式作业管理、单井预算授权管理四个特色,有效提升项目效益。项目整体内部收益率达到20.93%,投入产出比为1:4。   “执行力强劲”即严格执行中石油管控模式,深化合规、井控、风险、资产完整性四项管控措施,系统梳理完善物料采购、QHSE等8类218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安全合规高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