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亚型、人体免疫和HIV-1疫苗的发展》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05-04-17
  • Successful vaccination programs, particularly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have provided us with an awareness of the need to immunize against the predominant circulating viral strains or genetic subtypes. The lessons and language derived from experience with influenza (and a few other) viruses have often been directly translated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vaccine development. But how appropriate is this? Should an HIV-1 vaccine antigen always be based on the dominant genetic subtype that circulates in the geographical area where a vaccine candidate is to be tested? The answers lie, at least in part, in a consideration of the humoral response to HIV-1 and, in particular,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IV-1 genetic subtypes and antigenic and neutralization serotypes. Here, we will review what is known about these relationships and seek to clarify confusion that has been created by the use of serological assays that generate misleading, or sometimes artifactual, results. Broadly similar issues are raised when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nd the HIV-1 genetic subtypes, but we will not discuss these here. Instead, we refer the reader to recent articles written by leading cellular immunologists . Significantly, a recent study on the cross-clade activity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 responses in HIV-1-infected Ugandans argued that the use of nonendemic vaccine strains may be initially justif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cing cellular immunity to HIV-1.
  • 原文来源:http://www.pubmedcentral.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114288
相关报告
  • 《JCI:香港大学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通用型抗体药物 有望加速HIV-1的预防和免疫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08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抵御HIV/AIDS的通用性抗体药物,通过工程化开发出一种串联双特异性的广谱中和性抗体,研究人员或许就有望利用这种新型抗体药物来有效抵御所有基因分化的HIV-1毒株,同时还能促进人源化小鼠模型机体中潜在感染细胞中病毒的有效清除。         AIDS是一种非常难以治疗的疾病,目前AIDS引发了大约4000万人死亡,而且全球仍有3690万人携带者HIV病毒,为了终结AIDS的流行,研究人员就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手段,然而目前科学家们面临两种科学挑战,即HIV-1的多样性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延迟效应;对于科学家们而言,很难开发出一种合适的免疫原来诱导广谱中和性抗体(bnAbs)的产生,从而抵御遗传多样性的HIV-1亚型,而利用bnAbs作为被动免疫手段或许能够成为HIV-1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有效途径。          此前研究人员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中调查了bnAbs的潜力、作用范围和晶体结构,然而天然产生的HIV-1耐药菌株仍然会对bnAbs产生抗性,从而造成患者在基于bnAbs的疗法中遭遇持久性病毒抑制作用的失败;为了改善HIV-1中和的范围和潜力,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具有双特异性的bnAb,其能够阻断HIV-1进入靶向细胞的两个关键步骤,这种被工程化改造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效力。         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单基因编码的串联广谱中和性抗体,名为“BiIA-SG”,其能够实现一石二鸟的目的,通过吸附到宿主蛋白CD4上,BiIA-SG就能从战略上攻击入侵免疫细胞的HIV-1从而保护CD4 T细胞,BiIA-SG不仅能够有效抵御124种遗传多样性的HIV-1菌株,还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在人源化小鼠体内的活性。         此外,对BiIA-SG进行基因转移就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效果,从而有效消除人源化小鼠体内感染细胞中的HIV-1,因此研究人员认为,BiIA-SG有望作为一种新型通用型的抗体药物来有效预防HIV-1的干感染以及进行相应的免疫治疗。         尽管香港及时推出了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联合预防干预措施等手段,但HIV-1感染者的数量仍然翻了一倍,即从2009年的4443例增加到了2017年的9091例;目前患者每年进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花费大约为5.5亿港币,更不用提持续增长的经济负担、患者的药物毒性以及病毒耐药性等其它问题了;本文中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型通用型抗体药物或许为患者有效抵御病毒提供了新的希望,随着该抗体药物作用范围和潜力的增加,未来BiIA-SG或许有望成为“香港制造”抗HIV-1抗体供临床使用。
  • 《建立更好的流感疫苗》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与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5-01-21
    • 季节性流感疫苗含有来自各种病毒株的血凝素(HA)分子。但是,即使疫苗中的株与流行株完全匹配,疫苗的效力也有限。这是因为大多数接种疫苗的人最终只产生针对疫苗中一种株的抗体。这种“亚型偏差”有两个可能的解释。一是先前对特定流感株的接触使免疫系统为后来对该株的反应做好准备。另一个是人们关键免疫系统成分基因的变异影响了疫苗反应。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马克·戴维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考察了这些机制对流感疫苗反应的相对贡献。他们旨在利用这些信息开发一种能够限制偏倚反应的疫苗。他们的研究结果,部分由 NIH 资助,于 2024 年 12 月 20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首先测量了 39 对同卵双胞胎对流感疫苗的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双胞胎的免疫系统对季节性疫苗表现出相同的亚型偏差。然而,他们还显示出过去接触过不同流感株的迹象。 该团队还研究了 15 名 6-12 个月大、此前从未感染过流感的婴儿对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反应。大多数婴儿仍然产生了亚型特异性的抗体反应。这些发现共同表明,个体遗传变异可能在驱动亚型偏差方面发挥比先前病毒暴露更大的作用,尽管初始病毒暴露也对此类偏差有所贡献。 生产针对病毒的抗体需要两种免疫细胞之间的协调:B 细胞和辅助性 T 细胞(TH 细胞)。当一个 B 细胞发现它识别的分子,如 HA,它会吞噬并将其切割成称为肽的片段。然后,细胞将这些肽展示在其表面以激活 TH 细胞支持。肽通过称为 MHC-II 的分子锚定在细胞表面。MHC-II 分子基因的变异会影响哪些肽被展示。一种流感菌株的 HA 可能比其他菌株有更多可以在 B 细胞上展示的肽。这可能导致一些 B 细胞比其他 B 细胞获得更多的 TH 细胞支持,从而偏向于该菌株的抗体生产。 为了尝试减少 TH 激活中的偏差,团队在疫苗接种前将来自多达四个不同亚型的 HA 分子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识别任何单个 HA 的 B 细胞会吞噬所有这些分子。然后,团队推理,不同的 B 细胞将能够展示相同的肽组并同样有效地激活 TH 细胞支持。 预期之下,接种了未连接抗原混合物的老鼠产生了明显的亚型偏差。但接种了连接的 HAs 的老鼠对所有测试亚型产生了等量的抗体。从人类扁桃体组织中培养出的类器官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是一个产生免疫反应的实验室模型。 研究人员还尝试将禽流感 HA 与季节性流感 HA 结合。这种结构在扁桃体类器官中引发的免疫反应比禽流感 HA 本身更强。 研究结果表明,将来自不同流感株的 HA 分子耦合起来可以使流感疫苗更有效。 克服这种亚型偏差可以导致更有效的流感疫苗,甚至扩展到导致禽流感的菌株,”戴维斯说。“禽流感很可能引发我们下一次病毒性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