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大学新闻网消息,近日,在美国路易斯维尔举办的第104届美国生态学会颁发了2019年度“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the Whittaker Distinguished Ecologist Award),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应邀出席并领奖。
软科了解到,方精云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个中国人。该奖项由美国生态学会主席颁发,旨在纪念享誉世界的杰出生态学家罗伯特·惠特克。
云南大学新闻网介绍,美国生态学会是生态学领域人数最多、国际影响最大的学会。评选委员会认为,方精云的工作“发展了惠特克所开拓的多个概念,建立了许多科学严谨的新标准——这是在惠特克时代无法达到的”。
方精云长期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先后发表论著420余篇,国际论文25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和PNAS发表论文17篇,国内外引用超过3.5万次。
方精云在开展生态学基础研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研究和解决国家需求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学问题,通过科技政策咨询、参与政府决策、学科建设等方式,在我国气候变化谈判、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科技评级体系建设、生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向中央政府提交咨询报告七份,一些重要咨询和社会服务工作在学界和政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方精云履历
1978.09—1982.07 安徽农学院,林学专业;
1982.09—1983.09 北京林学院,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
1983.02—1983.07 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
1983.10—1986.03 日本信州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6.04—1989.03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9年6月至1997年5月,方精云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先后任助研、副研、研究员及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7年5月,加盟北京大学,担任该校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2016年4月,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副部长;
2016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8年3月,方精云获任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2019年4月,任云南大学校长。
“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介绍
“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由美国生态学会设立,旨在纪念享誉世界的杰出生态学家罗伯特·惠特克。它被授予对生态学作出突出贡献的非美籍生态学家,每年仅有1人入选,是国际生态学界最具影响的奖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