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健康院在开关型CAR-T研发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7-19
  •  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实体瘤的疗效不佳。传统CAR-T仅靶向一个或两个抗原表位,肿瘤细胞容易发生抗原丢失从而产生免疫逃逸,同时传统CAR-T在体内的激活强度难以控制,存在安全隐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团队、徐州医科大学徐开林团队以及广州实验室Jean Paul Thiery团队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T lymphocytes expressing the switchable chimeric Fc receptor CD64 exhibit augmented persistence and antitumor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CD64可结合抗体Fc片段的特性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利用抗体进行肿瘤相关抗原重定向的开关型CAR-T细胞(CFR64 T)。在体内外实验中,CFR64 T细胞展现出优于传统CAR-T细胞的抗耗竭能力以及抗肿瘤持续性。在小鼠模型中,CFR64 T细胞的记忆样T细胞比例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揭示,CFR64 T细胞所形成的免疫突触较传统CAR-T细胞更小,能更温和地激活T细胞,同时CFR64 T细胞对抗原刺激表现出更为健康的线粒体状态。

      该研究揭示了免疫突触形态在CAR-T细胞抗耗竭以及抗肿瘤持续性的重要性,为提高CAR-T的持续性以及新型CAR-T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州健康院崔元彬、郑迪威、徐州医科大学王莹以及广州实验室袁婷婕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广州健康院李鹏研究员、徐州医科大学徐开林教授以及广州实验室Jean Paul Thiery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联合实验室的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gibh.cas.cn/xwdt/kydt/202307/t20230719_6812803.html;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3)00808-2?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2211124723008082%3Fshowall%3Dtrue
相关报告
  • 《广州健康院在CAR-T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6-07
    •  5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3aR costimulation enhances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CAR-T cell therapy through Th17 expansion and memory T cell induction”,该研究结果阐明C3aR共刺激分子可以增强CAR-T抗血液肿瘤的作用。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但仍面临治疗后易复发且对于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疗效欠佳的困境。改进和优化CAR分子设计,提高CAR-T细胞持久性和抗肿瘤活性,是改善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策略,也是临床实践面临的重要挑战。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相互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功能的重要模式,借鉴和模拟这一模式,将固有免疫重要分子C3aR作为胞内信号结构域引入到CAR分子,将有可能使其发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联合效应,增强CAR-T的效能。因此本研究将C3aR活性结构域引入CAR作为共刺激分子,构建了新型BB-ζ-C3aR CAR-T细胞,分别针对表达CD19+和BCMA+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进行研究。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BB-ζ-C3aR CAR-T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应和持久性显著提高。并进行初步的机制探索,发现将C3aR引入为共刺激分子结构域的新型CAR-T细胞可诱导肿瘤杀伤潜能的Th17细胞和记忆T细胞表型,发挥强效而持久杀伤的血液肿瘤作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翁建宇研究组)为本研究共同通讯单位,并获得广州健康院李鹏研究员帮助。本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支持。
  • 《广州健康院在IL-6跨信号对CAR-T细胞抗肿瘤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1-23
    •  11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Leukemi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L-6 trans-signaling promotes the expans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CAR T cells”,该研究结果阐明了IL-6跨信号通过GP130/STAT3信号通路增强CAR-T细胞的扩增及其抗肿瘤功效。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CAR T抗肿瘤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提升。CAR T 治疗免疫应答强的患者往往伴随IL-6 升高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 因此需进一步探究IL-6 信号对CAR T 细胞的作用,目前,促进免疫应答的IL-6跨信号对CAR-T细胞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在本研究中,首先设计和构建了一种持续表达且激活IL-6跨信号的CAR-T细胞。在体外和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HIL-6 CAR-T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效果得到明显增强,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CAR-T细胞在HIL-6的刺激作用下,上调了与T细胞迁移、早期记忆分化以及IL-6/GP130/STAT3相关的信号基因。动物模型进一步发现,HIL-6 CAR-T细胞会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CRS,从而限制HIL-6 CAR-T 细胞的临床应用。由于IL-6跨信号主要通过激活GP130信号通路,我们设计了一种能持续激活GP130的CAR-T细胞,结果显示,在B细胞白血病和实体肿瘤的临床前模型中,GP130 CAR-T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效果仍然明显,且不会出现严重GVHD和CRS反应。以上结果表明了IL-6跨信号能显著提升CAR-T抗肿瘤作用,而GP130 CAR-T 的临床应用更安全。 同时提示在CAR T 细胞治疗过程出现CRS时,不应过早使用抗IL-6R的中和抗体。   该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别支持计划、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