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健康院在IL-6跨信号对CAR-T细胞抗肿瘤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11-23
  •  11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Leukemi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L-6 trans-signaling promotes the expans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CAR T cells”,该研究结果阐明了IL-6跨信号通过GP130/STAT3信号通路增强CAR-T细胞的扩增及其抗肿瘤功效。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CAR T抗肿瘤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提升。CAR T 治疗免疫应答强的患者往往伴随IL-6 升高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 因此需进一步探究IL-6 信号对CAR T 细胞的作用,目前,促进免疫应答的IL-6跨信号对CAR-T细胞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在本研究中,首先设计和构建了一种持续表达且激活IL-6跨信号的CAR-T细胞。在体外和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HIL-6 CAR-T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效果得到明显增强,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CAR-T细胞在HIL-6的刺激作用下,上调了与T细胞迁移、早期记忆分化以及IL-6/GP130/STAT3相关的信号基因。动物模型进一步发现,HIL-6 CAR-T细胞会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CRS,从而限制HIL-6 CAR-T 细胞的临床应用。由于IL-6跨信号主要通过激活GP130信号通路,我们设计了一种能持续激活GP130的CAR-T细胞,结果显示,在B细胞白血病和实体肿瘤的临床前模型中,GP130 CAR-T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效果仍然明显,且不会出现严重GVHD和CRS反应。以上结果表明了IL-6跨信号能显著提升CAR-T抗肿瘤作用,而GP130 CAR-T 的临床应用更安全。 同时提示在CAR T 细胞治疗过程出现CRS时,不应过早使用抗IL-6R的中和抗体。

      该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别支持计划、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gibh.cas.cn/xwdt/kydt/202011/t20201123_5772862.html
相关报告
  • 《广州健康院在CAR-T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6-07
    •  5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3aR costimulation enhances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CAR-T cell therapy through Th17 expansion and memory T cell induction”,该研究结果阐明C3aR共刺激分子可以增强CAR-T抗血液肿瘤的作用。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但仍面临治疗后易复发且对于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疗效欠佳的困境。改进和优化CAR分子设计,提高CAR-T细胞持久性和抗肿瘤活性,是改善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策略,也是临床实践面临的重要挑战。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相互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功能的重要模式,借鉴和模拟这一模式,将固有免疫重要分子C3aR作为胞内信号结构域引入到CAR分子,将有可能使其发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联合效应,增强CAR-T的效能。因此本研究将C3aR活性结构域引入CAR作为共刺激分子,构建了新型BB-ζ-C3aR CAR-T细胞,分别针对表达CD19+和BCMA+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进行研究。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BB-ζ-C3aR CAR-T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应和持久性显著提高。并进行初步的机制探索,发现将C3aR引入为共刺激分子结构域的新型CAR-T细胞可诱导肿瘤杀伤潜能的Th17细胞和记忆T细胞表型,发挥强效而持久杀伤的血液肿瘤作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翁建宇研究组)为本研究共同通讯单位,并获得广州健康院李鹏研究员帮助。本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支持。
  • 《广州健康院在提升CAR-T细胞抗异质性肿瘤活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20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员课题组与暨南大学李扬秋课题组合作,通过在传统CAR分子内引入DAP10分子调动内源NKG2D的广谱抗原识别功能,提升CAR-T细胞对异质性肿瘤的靶向能力。课题组近日在Molecular Therapy – Oncolytics上发表了题为DAP10 integration in CAR-T cells enhances the killing of heterogeneous tumors by harnessing endogenous NKG2D的研究。   CAR-T细胞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对实体肿瘤的疗效却不佳,实体肿瘤的异质性是阻止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一大障碍,为减少CAR-T疗法中因肿瘤异质性导致的免疫逃逸和肿瘤复发,亟需改进和优化CAR分子对不同抗原的广谱识别功能。NKG2D是CD8阳性T细胞中表达的一种可识别多种配体的受体,DNAX激活蛋白10(DAP10)同NKG2D受体互作向T细胞传递信号。研究团队猜想可以利用这一受体的特性增强CAR-T细胞对异质性肿瘤的细胞毒性作用   首先,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串联DAP10的嵌合分子,实验表明该嵌合分子可利用T细胞上的天然NKG2D受体靶向表达NKG2D配体的肿瘤细胞;之后将其与抗GPC3单链可变片段(scFv)串联,构建双靶点嵌合抗原体系,发现表达串联GPC3-DAP10嵌合受体的T细胞表现出双抗原靶向作用,在体内外可明显抑制异质性肿瘤细胞生长。   以上结果说明,使用全长DAP10分子替代传统CAR分子内部的跨膜序列,可以让CD8阳性T细胞内源表达的NKG2D受体参与肿瘤的识别与杀伤。因为NKG2D受体是一个具有多抗原识别能力的受体,所以该设计思路显著增加了传统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广谱识别能力,减小了在CAR-T治疗中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中构建的双靶点CAR-T细胞具有提升CAR-T细胞抗异质性肿瘤细胞活性的能力,为临床免疫细胞治疗实体肿瘤提供新策略。  该研究工作主要由广州健康院博士生李尚霖和暨南大学博士后赵若聪为共同完成,广州健康院李鹏研究员和暨南大学李扬秋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基础与运用基础研究基金和广东省新药创制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