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燃料的绿色未来?》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2-19
  •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消除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将它们再循环成可再生燃料等产品。但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物质的过程是冗长的、昂贵的、浪费的,因此在经济上和环境上都是不可行的。

    现在,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Berkeley Lab)和人工光合作用联合中心(Joint Center for Artificial光合作用,JCAP)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一种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回收成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既经济又高效。

    这项研究发表在12月17日出版的《自然催化》杂志上。

    行动的方向:特定于产品的活动站点

    JCAP的研究人员乔尔阿格(Joel Ager)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当你拿一块铜金属时,它摸起来可能很光滑,但在微观层面上,它的表面实际上是凹凸不平的,这些凹凸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活跃部位”。阿格是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科学家,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副教授。

    这些活性位点是电催化的神奇之处:铜表面的电子与二氧化碳和水进行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将它们转化为乙醇燃料等产品;乙烯,塑料袋的前身;还有丙醇,一种制药工业中常用的酒精。

    自从1980年代,当铜的人才将碳转化为各种有用的产品被发现,人们总是认为其活跃的网站并不是特定于产品的——换句话说,您可以使用铜作为催化剂制造乙醇,乙烯,丙醇,或其他碳基化工、但是你必须经过很多步骤单独的意外,在到达你的最终目的地——化学最终产品之前,在化学反应的中间阶段形成的残余化学物质。

    “‘绿色’或可持续化学的目标是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得到你想要的产品,”阿格说。“你不想把你不想要的东西和理想的产品分开,因为那样既昂贵又不环保。”这种成本和浪费降低了碳基太阳能燃料的经济可行性。

    所以当蒸机和合作者Yanwei烟囱,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在熟化器的实验室的研究中,正在调查为太阳能燃料项目铜的催化性质,他们想,“如果像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使用电子从太阳能电池来驱动特定活动网站的铜催化剂使纯产品的碳基燃料或化学流?”蒸机说。

    通过“护照”追溯化学物质的起源

    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氧化”或生锈的铜是制造乙醇、乙烯和丙醇的优良催化剂。研究人员推测,如果铜中的活性位点实际上是特定于产品的,他们就可以通过碳同位素来追踪这些化学物质的来源,“就像护照上盖着邮票,告诉我们他们去过哪些国家,”阿格说。

    阿格说:“当我们想到这个实验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显的想法,尝试它会是疯狂的。”“但我们不能让它离开,因为我们也认为它会起作用,因为我们之前对同位素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了新的反应途径。”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林和阿格用碳的两种同位素——碳12和碳13——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作为“护照印章”。二氧化碳被标记为碳-12,而一氧化碳——碳-碳键形成的关键中间体——被标记为碳-13。根据他们的方法,研究人员推断,在一种产品中发现的碳-13与碳-12的比例将决定该化学产品源自哪个活性位点。

    Lum在JCAP进行了数十次实验,使用最先进的质谱和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结果后发现,其中三种产物——乙烯、乙醇和丙醇——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来自催化剂上的不同位置。Lum说:“这一发现促使未来的研究工作去分离和识别这些不同的遗址。”“将这些特定于产品的位点放入单一催化剂中,总有一天会产生非常高效和有选择性的化学产品,”

    化工制造业的绿色未来

    研究者的新方法——蒸机描述为“简单的化学与环境和经济”——是他们希望的开始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对绿色化学制造、太阳能电池可以满足电子铜催化剂中的特定活动网站优化乙醇燃料的生产。

    他说:“也许有一天,这项技术能让类似炼油厂的东西成为可能,但它是由太阳能驱动的,可以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提取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有用的产品。”

    ——文章发布于2018年12月18日

相关报告
  • 《黄震院士:中国有望成为绿色燃料主要供应国》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09-20
    • 9月9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分论坛“未来能源专题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目前全球的造船行业正在加速转型脱离化石能源,船海动力能源变革为大势所趋。 黄震院士。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黄震指出,我国约88%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以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目标,我们面临着一场从化石能源走向新能源的史无前例的绿色转型。与此同时,全球货运总量中80%是由船舶承担的,2022年全球航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超过了10亿吨。因此,船舶海洋动力减碳已成为全球共识。 黄震进一步总结了船海动力能源变革的三条路径:在内河湖泊,或是固定点对点运行的船舶,都将采用零碳电力驱动;在大洋上实施运输的船舶,将使用绿色燃料;还有一部分必须使用化石燃料的船舶,将安装船载碳捕集装置。 发展绿色燃料技术为重中之重。绿色燃料是以阳光、水、二氧化碳、生物质、氮气等为原料,制备成氢气、甲烷、甲醇、二甲醚、氨、合成柴油、合成航空煤油。“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可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零碳排放或者净零碳排放。”黄震认为,利用零碳电力制取氢、氨及合成燃料的技术路径,既解决了燃料的脱碳问题,又是一种新型储能方式,可实现跨季节、大规模的广域共享。 据黄震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研发二氧化碳电催化合成燃料技术。“我们利用零碳电力,将水和二氧化碳在共电解池里获得混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再通过费托合成,制取适合重载动力的合成燃料。”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有四个研究项目正在推进,包括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机理及电机材料研究、高性能低温二氧化碳还原关键技术及电解池堆研发、高温共电解水/二氧化碳关键技术和电解池堆研发、高效能可再生合成燃料系统研发与集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秸秆资源及其他各种资源。在报告最后,黄震对船海动力能源变革及绿色燃料技术的未来作出展望:“上海理应成为全球绿色航运的一个加注中心,中国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绿色燃料的主要产地和供应国。以往我们到中东去买油,将来很可能全世界各国向我们中国买绿色燃料。”
  • 《NASA将首次在太空测试“绿色燃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6-18
    •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NASA将首次在太空测试一种无毒的玫瑰色液体燃料以及推进系统,这一“绿色推进剂注入任务”(GPIM)本月将帮助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升空,未来有望为前往月球或其他天体的航天器提供动力。 这种高性能燃料由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开发,推进剂由羟基硝酸铵与氧化剂混合而成,燃烧后会产生一种肼的替代品。肼是目前航天器常用的高毒性燃料,处理这种液体需要严格的安全预防措施——防护服、厚橡胶手套和氧气罐。GPIM旨在缩短处理过程以及准备发射所需的时间。 GPIM首席研究员克里斯托弗·麦克林解释道:“利用这种燃料和推进系统有两大好处。首先,航天器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加油,因此能简化发射流程,从而节省成本。另一个好处是,新燃料比肼更稠,性能提高近50%,这意味着航天器可以使用更少的燃料工作更长时间。” 洛克达因喷气发动机公司设计、制造并对GPIM推进系统进行了广泛测试。硬件包括一个推进剂油箱和5个推进器,用于携带这种无毒燃料。 该公司业务开发总监弗雷德·威尔逊说:“我们看到整个太空产业都对使用绿色推进剂感兴趣。该技术对空间和重量都有严格限制的立方体卫星极富吸引力,因为这些立方体卫星制造商预算有限。从小型卫星到大型航天器,使用绿色推进剂可以让很多太空探索任务受益。” GPIM还将帮助改善卫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在GPIM工作的基础上,洛克达因公司正在改进一系列其他推进系统,以利用这种高性能绿色推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