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张一天)北京市南水北调办1日通报,截至当天上午11时33分,南水北调江水进京水量突破25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以上,极大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从100立方米左右增加到150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
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年半来,北京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制定用水计划,优先使用外调水,努力把好水用在刀刃上。按照“喝、存、补”的用水原则,25亿立方米的进京江水,有17.14亿立方米用于自来水厂供水,5.69亿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库和回补地下水,其余用于中心城区河湖环境。南水已成为城区供水的主力水源,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有效遏阻了地下水超采局面,显著改变了首都的水源保障格局和供水格局。
负责人介绍,如此数量的南水进京,除了自来水的质量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受益者。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北京长期以来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保障用水需求,地下水占全市供水量的50%左右,近年来平原区地下水位年均下降约1.0米。两年多来,北京逐步关停自备井,对应急水源地进行试验性回补,压采地下水超过2.5亿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15年底地下水埋深与2014年末基本持平,仅下降0.09米;2016年地下水埋深首次出现回升,年末水位较2015年同比回升0.52米;2017年,北京地下水持续缓慢回升。此外,为增强河湖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北京向中心城区河湖补充了南来的清水,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城市河湖水质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