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并网风电光电大幅增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2-17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力供需结构持续向绿色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并网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较上年提高了18.2%、10.9%和26.5%。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4亿千瓦,比上年增长8.7%,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1.9%,比上年底提高1.1个百分点。分类型看,水电3.6亿千瓦、核电4874万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0亿千瓦、火电11.9亿千瓦。
      中电联预计202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增长6%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9.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比2019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左右。

相关报告
  • 《巴基斯坦水电大幅增长 燃油发电持续下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1
    •   巴基斯坦国家电力管理局近日公布的八月份发电数据显示,当月总发电量为140亿度,其中处于丰水季的水电达到了创纪录的56.67亿度,占总发电量的40.33%。水电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12亿度,占比增加了8.38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水电增长是因为新的项目投入运营,包括尼鲁姆-杰卢姆(Neelum-Jhelum)和塔贝拉( Tarbela )四期扩展项目,两者的装机容量分别为96.9万千瓦和141万千瓦。而今年大范围降雨也是推动水电增长的重要原因。   有报道显示,前不久,国际水电协会(IHA)发布《2019全球水电发展现状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水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中,中国以850万千瓦居首位,巴基斯坦以250万千瓦排名第三,仅次于巴西的390万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与去年8月,巴基斯坦总发电量基本持平,但是每度电的燃料成本(不含其他成本)从5.55卢比下降到4.83卢比,全月发电燃料总成本减少了70亿卢比(折合人民币3.2亿元),这种下降还是在卢比出现较大贬值的情况下获得的。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水电占比增长有重要关系。   中国经济网获得的数据同时显示,巴基斯坦8月煤电发电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亿度,占比增加了3.75个百分点,达到13.34%。但是煤电发电量环比前两个月,也就是比6月或7月份大约减少了1.6亿度,占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发电量下降最大的是燃油发电,从去年8月的16.4亿度下降到今年8月的5亿度,占比则从11.73%下降到3.6%。燃油发电每度电的燃料成本高达12至15卢比,比燃煤发电高出一倍还多。   另一项燃料成本较高的发电是进口液化天然气发电,占比基本稳定在23%左右,今年8月发电量是32亿度。成本比进口液化天然气低三分之一的国产天然气发电则为16多亿度。二者相加,占巴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   另外,巴基斯坦目前每月要从伊朗进口大约5000万度电,主要供缺电严重的俾路支省使用。   据中国经济网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底,巴基斯坦发电装机总容量为3341万千瓦,有效容量3088万千瓦,其中水电占29%,油气煤等热电占61%,核电占4%,其他可再生能源占6%。
  • 《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实现大幅增长》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11-23
    • 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15亿元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上游主要是半导体元器件、电子元器件、钢材以及结构件等。除部分核心零部件外,上游行业的供应情况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总体较小,基本属于市场自由化竞争阶段,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合理控制库存等措施转移部分原材料、零部件价格波动的风险。 行业下游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 OEM 型的电子设备制造、包装、电梯等,以及项目型的电力、石化、油气、冶金、市政等领域,市场需求情况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较为显著。下游行业需要的自动化设备种类繁多、型号规格各异,具有高度依赖性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多为非标定制化产品,对自身自动化水平重视程度的高低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的需求起到关键作用。 工业自动化行业是推动制造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转型的关键,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政策,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53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15亿元。 2023年我国PL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4亿 行业权威评估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PL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4亿人民币,其中小型 PLC、中大型PLC的市场规模分别为80.72 亿元、84.68亿元。 近两年来,受到芯片缺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LC市场价格上涨趋势非常明显。去年以来,全球PLC巨头纷纷开启提价。其中,罗克韦尔旗下PLC产品涨价幅度从3%-36%不等。欧姆龙、艾默生、台达等企业旗下产品的涨幅也均在6%以上。 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主要集中在小型PLC领域。目前,小型PLC国产化率约20.2%,中大型PLC国产化率低于10%,大型PLC系统的国产化率仅约为1%。 我国DCS市场规模过百亿元,国产化效果明显 随着应用市场的不断升级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DCS产品有望进一步普及并向大型、高端、联合控制和注重后续维护的方向发展,DCS产品在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化工、电力、石油等领域是我国DCS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化工领域DCS规模为41.41亿元,占比达37.24%;电力领域规模26.28亿元,占比23.63%;石油领域规模21.56亿元,占比19.43%。随着国家对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DCS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此外,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DCS系统将会与其他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更为智能化的工厂控制系统,实现全面的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预计在未来的发展中,DCS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 目前,我国的DCS产品技术水平相对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但是国内一些DCS厂商在技术方面的不断研发和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大展。目前,我国DCS市场中本土品牌以中控技术、和利时为主,外资品牌主要有欧美系的艾默生、ABB、西门子、霍尼韦尔和日系品牌横河电机。 2025年中国变频器市场预计将达到600亿元 亚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对高效能、节能的设备需求量大。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变频器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变频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变频器市场规模约为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3%。其中,市场份额主要以低压变频器为主。未来中国变频器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