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杨芩教授团队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发现:SNP和褪黑素对秋葵采后抗氧化和叶绿素代谢的影响机制》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8-29
  • 凯里学院杨芩教授团队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发现:SNP和褪黑素对秋葵采后抗氧化和叶绿素代谢的影响机制 npj science of food ●近日,凯里学院大健康学院杨芩教授和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周艳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食品领域权威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中国科学院一区,IF=7.8)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SNP and melatonin effects on antioxidant and chlorophyll metabolism in postharvest okra”的研究论文。凯里学院陈仙君博士和蒋瑶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

    成果介绍 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作为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重要蔬菜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关注。该作物富含果胶、半纤维素等膳食纤维,槲皮素衍生物、羟基肉桂酸等酚类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B、C、E、K和钙、钾、镁等矿质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然而,秋葵采后面临严重的品质劣变问题。由于叶绿素降解、细胞壁多糖水解及酚类氧化等复杂生化反应,导致其货架期极短,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传统保鲜技术如低温贮藏、气调包装等效果有限,亟需开发高效、环保的绿色保鲜技术。 针对采后园艺产品品质衰退与氧化应激的密切关系,科研团队深入研究了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和褪黑素(MT)的协同保鲜剂。虽然已知这两种物质分别可通过调控抗氧化系统延缓衰老,但其联合处理对秋葵采后叶绿素及相关色素动态平衡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MT与SNP联合处理在维持秋葵采后品质方面效果最为显著。MT+SNP处理显著降低H2O2和MDA含量,增加SOD、CAT、POD、APX的活性来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调控叶绿素降解酶(CLH、PPH、MDcase)活性,保持叶绿素水平,最终保持采后果实的色泽,维持果实的新鲜度。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1927个与抗氧化防御和叶绿素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显示NAC86、ERF4、MYB24等转录因子参与调控采后果实的抗氧化防御和叶绿素代谢。 Fig. 1 Effects of SNP and MT on quality-related indicators in okra fruit after 4 d of storage. Phenotype (A), weight loss (B), L* (lightness) value (C), a* (greenness;positive values) (D), b* (yellowness) (E), chroma (F), color index (positive values)(G), h (hueangle; positive values) (H), browning index (I), and whiteness index (J). Error bars represent SD (n = 3). Bar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within a sampling date are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Fig.2 A model of okra fruit postharvest senescence as mediated by SNP and MT. 研究结论 MT与SNP处理通过调控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代谢关键酶协同维持秋葵采后品质,转录组揭示的基因网络为保鲜技术提供分子依据。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s41538-025-00553-1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ODAzMjY1OQ==&mid=2247603634&idx=2&sn=a0c6b261112f5a4c60ec41474510036e&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关报告
  • 《褪黑素:调节氧代谢耐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5-12-01
    • 褪黑素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有显著的多种功能,也可以作为昼夜节律调节剂,抗炎和免疫调节分子,并作为褪黑素抗肿瘤剂。我们推测,褪黑素是光合蓝藻的初始和主要功能,它出现3.5-3.2十亿年前的地球上,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褪黑素作为抗氧化剂通过该生物体进化是必要的,因为光合作用与有毒自由基的产生相关联。褪黑素的其它辅助功能是后期发展。我们还推测,线粒体和叶绿体可能是褪黑素的合成位点,在所有真核细胞中具有这些细胞器的主站点。这一预测是由基础上线粒体和紫外线。线粒体是褪黑激素的形成可能位点,这种细胞器含有高浓度的褪黑激素但是不受血液褪黑素浓度的影响。褪黑素是有差异有效地清除了各种活性氧和活性氮的。另外,褪黑素及其代谢物调制大量的抗氧化和助氧化酶,使氧化损伤减少。褪黑激素对自由基代谢的行动/产生的酶可以由Keap1的-的Nrf2-ARE途径介导。超出其直接清除自由基和间接的抗氧化作用,褪黑激素具有多种生理和代谢优势的可以提高其能力,以限制氧化应激。
  • 《研究发现褪黑素可提高植物重金属镉抗性》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10
    •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在研究植物对重金属镉抗性调控机理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一种重要生物激素褪黑素,可显着增加植物对重金属镉抗性,施用褪黑素的植物在含重金属土壤上的长势、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得到显着提高。该成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Molecules(doi: 10.3390/molecules23040799)。 重金属镉污染是目前农业生产难题。重金属镉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还在植株和果实中积累,摄入后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生物方法温和,主要通过植物或微生物吸收转移或钝化作用去除重金属,然而,重金属对植物胁迫作用会降低植物产量,影响清除效率。此研究为通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重金属清除效率提供新思路。目前,课题组已开展技术产业化研发,预计产品应用成本约15元/亩,有产业化前景。 通过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一系列褪黑素合成关键基因,这些基因表达水平和内源褪黑素合成受重金属镉胁迫后表达上调,褪黑素进一步激活内源过氧化物清除系统,特异性地增强APX和SOD两种抗氧化酶表达,从而提高抗逆能力。研究还发现褪黑素可显着促进植物根生长,增强植株逆境抗性。该研究对阐明新型植物激素-褪黑素在植物逆境调控上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第二粮仓“STS”项目、安徽省重大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