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韩国芯片制造商将减少对EUV工艺的核心溶剂进口》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2-24
  • 据韩媒TheKorea EconomicDaily GlobalEdition报道,韩国芯片制造商预计将减少对EUV工艺核心溶剂的进口,因为当地公司已成功大规模生产该材料。
    据行业内消息人士称,石化和电子材料制造商JaewonIndustrialCo.实现了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PGMEA)的商业化,PGMEA是半导体行业常用的一种溶剂,用于在硅晶圆上应用表面粘合剂。
    Jaewon表示,该公司是第一家大规模生产PGMEA的韩国公司,尽管一些公司已经成功开发了这种溶剂。
    PGMEA由半导体用稀释剂制成,在EUV曝光过程中清洗没有EUV光敏反应的部件上的光刻胶。当在曝光过程之前将其应用于晶圆时,该溶剂还有助于以较少的量均匀分布感光材料。
    通过EUV工艺制造的半导体具有非常精细的电路,因此非常小的杂质就会降低产量。EUV工艺需要纯度为99.999%或更高的PGMEA。
    日本制造商如大赛璐(DaicelCorp.)一直在生产这种纯PGMEA方面占主导地位,而韩国公司以前拥有的技术只是提高PGMEA的纯度,而不是将丙二醇单甲醚(PGME)合成为PGMEA。
    Jaewon于2018年开发了自己的PGMEA合成技术。该公司去年将PGMEA产能扩大到3万吨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该公司预计韩国芯片制造商将在上半年开始将其PGMEA用于EUV工艺,从而每年减少约1000亿韩元(8370万美元)的溶剂进口。
    一位公司消息人士称,成立于1987年的Jaewon将考虑在美国生产PGMEA,并将在美国建立电池材料工厂。

相关报告
  • 《供应链之痛:韩国芯片制造商竭力寻求绕过日本出口限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7-09
    • 韩国半导体与显示技术协会会长朴智健表示,三星和SK Hynix正寻求从中国等国家购买更多材料,这包括寻找日本以外可能有过剩库存的公司。 腾讯科技讯 7月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芯片行业高管表示,陷入双边外交争端突然升级中的韩国芯片制造商和日本化学品供应商,正竭尽全力地规避日本对韩国实施的高科技材料出口限制措施。 日本上周表示,将停止向韩国出口三种高科技材料的优惠待遇,要求出口商每次想要发货时都要获得许可,这一过程大约需要90天时间。 这些限制适用于三种日本占主导地位的材料:光阻剂(用于将电路图案转移到半导体晶片上)、氟化氢(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用作蚀刻气体)以及氟化聚酰亚胺(用于智能手机屏幕)。 韩国半导体与显示技术协会(KSSDT)会长朴智健(Park Jea-guan)表示,三星和SK Hynix正寻求从中国等国家购买更多材料。他补充说,这包括寻找日本以外可能有过剩库存的公司。 SK证券分析师金永宇(Kim Young-woo)表示,芯片制造商已经向供应商在日本境外运营的工厂或合资企业派遣了销售团队,以确保有足够的库存。 三星表示,该公司正在审查一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日本限制出口措施的影响。三星高管证实称,三星副董事长李在镕(Jay Y.Lee)已经于周日前往东京与当地商界领袖商讨相关事宜。这名官员拒绝提供有关这家科技巨头正在采取哪些措施的更多细节。SK Hynix拒绝置评。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日本方面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放缓出口审批流程,或者是否会转向禁令,但韩国芯片制造商担心,这种情况可能演变成一场全面危机。 韩国一家芯片制造商的内部人士表示:“这些材料不是我们能在其他供应商那里找到并迅速购买到的东西。即使我们找到了日本以外的替代品,我们也必须进行测试,以确保质量足够好,能够以高产量生产芯片。”由于此事的敏感性,这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 对于其中两种材料来说,储存并不是可行的选择,因为氟化氢有剧毒,而光阻剂会迅速退化。 韩国芯片制造商在大部分材料上依赖于日本,尽管他们也从中国进口氟化氢。专家说,他们对部分材料有长达四个月的库存。 供应商努力 这场争端源于日本方面对韩国所称的缺乏行动感到失望,韩国法院去年10月做出的一项裁决,要求新日铁(Nippon Steel)对二战劳工进行赔偿。但日本表示,1965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时,劳工问题已经完全解决。 这场争吵也没有显示出缓和的迹象,日本上周威胁要将韩国从贸易限制最低的国家的“白名单”中删除,这些限制可能会导致对更广泛适用于武器生产的项目进行限制。 在日本供应商中,JSR公司认为可以从其比利时工厂供应光阻剂。东京Ohka Kogyo有限公司在韩国有自己的工厂,可以“暂时”向韩国客户提供光阻剂。但该工厂必须从日本采购材料来生产光阻剂,因此一旦现有库存耗尽,出口限制将减缓供应。 Stella Chemifa Corp在韩国有一家合资工厂,可以向韩国客户运送氟化氢,但该公司拒绝就合资工厂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发表评论。该公司估计其控制高达70%的高纯度氟化氢市场。 日本媒体称,日本生产约90%的氟化氢。根据一份政府报告,日本生产了大约90%的光阻剂。韩国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韩国从日本进口这三种材料花费1.44亿美元。 对光阻剂的限制仅适用于基于被称为极紫外光刻或EUV光刻的先进技术生产芯片时所使用的材料。但分析师表示,这可能会阻碍三星利用这项技术追赶竞争对手台积电的努力。 韩国计划投资国内产业,自行开发这些材料,但短期内没有替代日本供应的简单选择。 野村证券分析师Shigeki Ozaki说:“对于这些技术材料,你需要在选择原材料、将它们组合成合适的混合物、控制温度等方面积累诀窍,但如今大部分技术诀窍都藏在黑匣子里。”
  • 《无溶剂工艺改善锂离子电池制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24
    •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溶剂工艺来制造锂离子电池电极,这种电极比目前市场上的电极更环保、更便宜、充电更快,这一进步可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杂志上。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太慢,制造商通常使用易燃、有毒和昂贵的溶剂,这增加了生产时间和成本。而无溶剂制造工艺可生产出20分钟内充电到78%容量的电极,其不需要溶剂、浆料和较长的生产时间,解决了以上缺点。 研究团队开发的干印制造工艺,避免了使用浆料和传统生产方法制造电极时所需的有毒溶剂,同时缩短了干燥时间。WPI机械与材料工程系教授王岩表示,新工艺可扩大规模,将电极制造成本降低至少15%,同时还生产出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极。 商用锂离子电池电极通常通过将活性材料、导电添加剂、聚合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浆料,该浆料粘贴到金属基板上,在烤箱中干燥,然后切成碎片用于电池,溶剂则通过蒸馏回收。 相比之下,新工艺涉及将带电的干粉混合在一起,以便它们在喷涂到金属基材上时会黏附,然后干涂电极被加热和用滚筒压缩。团队报告称,跳过传统的干燥和溶剂回收过程,估计可将电池制造的能源使用量减少47%。 长期以来,王岩团队一直专注于改进锂离子电池并减少它们产生的废物。电极研制工作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美国先进电池联盟公司和马萨诸塞州清洁能源中心资助。WPI已经就王岩团队开发的制造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 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其实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锂离子电池才得到真正推广。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显而易见:高电压、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率,这些都支撑了它如今的“地位”,但其制造技术也面临着多种挑战,譬如,提高能量密度、进一步延长寿命、降低成本,以及最重要的——提高安全性能。随着类似本文中新工艺的不断出现,锂离子电池未来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在能源领域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