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突破7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3
  • 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止4月21日,内蒙古通过“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外送电量突破7000亿千瓦时,达到7006.86亿千瓦时,相当于2.7亿户家庭1年用电量,就地转化超2.3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9亿吨。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多年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建成面向山东、天津、山西、江苏等地的“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及配套汇集电网工程,形成纵贯南北的蒙电外送大通道,提升能源外送与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全面实施特高压精益运维,建立健全特高压站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综合采用“人工+可视化+无人机”方式进行线路特巡,有效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近日,内蒙古特高压电网2025年年度检修已全面开启,现场通过党员责任区网格化管理、“专项督导+动态巡查”双机制、“标准化作业卡+三级验收”模式等多举措有序开展特高压年度检修各项工作,有效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为全国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接下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将全力服务“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深化“十五五”电网规划研究,以规划促转型,抢抓提升建设速度,高效推动新能源项目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省份通过特高压输电通道用上来自内蒙古的绿色能源。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3680.html
相关报告
  • 《内蒙古特高压累计外送电量突破55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31
    •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30日电(记者 李爱平)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光辉介绍,截至目前,内蒙古特高压累计外送电量突破5500亿千瓦时,奠定了内蒙古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的重要供应者和贡献者地位。 早在9年前,内蒙古电力就跨入特高压时代。2014年11月,内蒙古首条特高压工程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此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陆续建成投运蒙西(指内蒙古西部)—天津南、蒙西—晋中交流;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扎鲁特—青州直流及配套汇集电网,运维管理特高压设备规模居国家电网省(区)公司前列。 近年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还建设了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截至目前,国家首批900万千瓦大型光电基地项目、兴安赛昭音、锡盟“五站五线”、通辽238万千瓦新能源送出等工程如期建成投运。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在推动偏远农村牧区供电升级中,累计解决1万户无电人口、31万眼机电井的通电问题,完成13万户居民电采暖配套电网建设,实现户户通电、井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
  • 《云南省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7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6
    • 云南省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7000亿千瓦时。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报道, 自1993年云南向广东送电以来, 截至2018年4月3日, 组织云南向广东、广西送电量累计突破7000亿千瓦时, 达到7003亿千瓦时, 相当于为广东、广西减少标煤消耗2.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5.8亿吨、二氧化硫28.7万吨, 为实现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互利共赢作出了积极贡献。电力已成为云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西电东送极大带动了省内电力工业的发展, 2017年电力生产和供应对云南省GDP的贡献率已超过8%。   云南是西电东送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省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云南已建成以水电为主的优质能源基地, 8条直流、2条交流通道向广东、广西送电, 最大送电能力2865万千瓦, 较送电之初的25万千瓦增长115倍, 年输送电量较最初的5.5亿千瓦时增长225倍。2016年, 云南西电东送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 首次超过省内售电量。2017年云南西电东送电量首次突破1200亿千瓦时, 达124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9%, 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