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人员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脏病》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1-03-08
  • 干细胞移植已被预测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具潜力的治疗方法,并且已有了许多成功案例。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Science子刊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论文证实,运用心肌球来源细胞(cardiosphere-derived cells,CDCs)动脉内给药在扩张型心肌病(DCM)猪模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了CDC和CDC外泌体介绍心肌修复的机制,并在DCM患儿的初步临床试中评估了CD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人员通过冠状动脉微栓塞建立了左心室扩张和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DCM猪模型,实验表明CDC冠状动脉内给药使DCM猪的心肌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心肌纤维化程度也相对安慰组降低。进入临床后,研究人员对5名儿科患者的1年期随访的数据也显示CDC治疗安全性也有所保障,且具有较为良好的初步效果。对患者CDC衍生的外泌体的分析表明,miR-14a-5p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其表达的增加与移植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程度具有明显关系。
    信息编译自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2/573/eabb3336.editor-summary
    原文标题:Cardiosphere-derived exosomal microRNAs for myocardial repair in pediatr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原文链接: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2/573/eabb3336.editor-summary#login-pane

相关报告
  • 《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用细胞层治疗心脏病》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liuq
    • 发布时间:2016-03-22
    • 在细胞治疗心脏病方面,心脏细胞作为移植的细胞层铺设在心脏上。为减少心脏细胞的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几个细胞层在同一时间被相互堆叠和移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层堆的细胞层被剥夺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因此细胞在移植之前或不久之后会死亡而影响治疗。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将小柱子插入细胞层之间,这将为细胞层创建足够的空间,使其能获得周围环境和维持细胞生存。京都大学,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iRA)的研究人员发现,明胶水凝胶微球可以作为支柱,并且有微球的移植的细胞层显著地增加了心脏衰竭的小鼠生存。 “使用新的3 d组织工程的方法可用于手术和其他研究, ”CiRA的小君俊教授说, 他的实验室与京都大学的其他实验室合作,证明了这种手术方法的好处。类似于建立几个街区的乐高,山下先生和他的实验室将细胞层叠构建一个细胞系,然后在下个分层前涂上微球涂层。由于实验空间的限制,只能堆叠五层,但是更大的堆叠可以通过连接三个使用相同的水凝胶五层堆叠来实现。 该方法被用于生病小鼠心肌细胞的移植。老鼠是相对较小的动物,细胞移植所需的数量相比人类需要的数量是小巫见大巫,但有理由相信,这将适用于同样的系统。“我们已经使用人类心脏细胞来堆叠, 并在培养皿中发现它们可以更好的生存,”山下先生解释说。“但我们尚未确认将细胞移植到更大的动物。” 除了心脏,细胞层也用于其他器官的移植,如肝脏或肾脏,其内部层堆叠层同样存在细胞死亡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山下式渴望与其他研究人员分享他的技术。“我的实验室研究心脏,但是没有理由不能使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其他器官,”他说。
  • 《干细胞移植或可抑制艾滋病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2-21
    • 据英国《自然·医学》杂志20日报道,一名获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白血病的患者,在移植后9年、暂停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4年里,表现出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的持续抑制。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特定癌症的疗法,其通过移植捐赠者未成熟的血细胞,使接收者的骨髓重新增殖。而Δ32是一种先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能力的突变基因,它能够阻碍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健康细胞的侵袭。这二者结合的CCR5Δ32/Δ32 HSCT,就是指在编码艾滋病病毒辅助受体CCR5的基因上,有两个Δ32变异捐赠者的移植细胞。目前为止有两个获发表案例,即患者在接受了这一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癌症以后,HIV-1得到了缓解,他们是著名的“伦敦病人”和“柏林病人”。   现在,德国杜塞多夫大学医院科学家们提出了对一名病人血液和组织样本的详细纵向分析,这名患者在移植CCR5Δ32/Δ32异体造血干细胞之后,白血病和可检测的HIV-1均出现缓解。该患者是一位53岁的男性,2011年1月被诊断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于2013年2月接受了一位女性捐赠者的CCR5Δ32/Δ32干细胞移植,其后进行了化疗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移植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仍在继续,但患者血细胞中已无法检测到前病毒HIV-1。移植近6年之后,经其知情同意,抗逆转录治疗在2018年11月暂停。目前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HIV-1 RNA反弹以及对HIV-1蛋白的免疫反应激增。   研究团队总结说,虽然HSCT仍是一种高风险疗法,且目前仅适用于一些同时患有HIV-1和血液癌症的患者,但这些结果或能为未来实现长期缓解HIV-1的策略提供信息。   总编辑圈点   每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只可惜,这样得到公开报道的例子少之甚少。“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都是在因血液病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后,被发现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下降到检测不出的水平。此次,科研人员对一名同样接受过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体内艾滋病病毒也得到了有效抑制,其要义或许在于捐赠者体内拥有的突变基因。这也提醒科研人员,找到治疗奏效的关键原因,或可为攻克这一疾病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