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含有sulconazole的纳米乳剂,用于增强透皮吸收和抗真菌活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29
  • 背景:Sulconazole(SCZ)是一种广谱透皮给药的抗真菌剂。然而,SCZ的治疗效果通常受其水溶性差的限制。本研究旨在开发和评估含有sulconazole的纳米乳剂(SCZ-NEs),以增强透皮渗透和抗真菌活性。

    方法:采用自发滴定法制备SCZ-NEs。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筛选出优化的SCZ-NE配方。此外,评估了SCZ-NE的特征,包括粒径,zeta电位,药物负载(DL%)和包封效率(EE%)。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SCZ-NE的形态。 Franz扩散池用于评估SCZ-NE的透皮渗透性。通过抑制区(ZOI)测试测量SCZ-NE的抗真菌活性。

    结果:优化后的SCZ-NEs粒度适中,为52.3±3.8 nm,zeta电位为23.3±1.2 mV,DL%为0.47±0.05%,EE%为87.1±3.2%。离体皮肤渗透研究证实,优化的SCZ-NEs的累积渗透率(Qn)和渗透率(Js)比商业参考物咪康唑(MCZ)乳膏高约1.7倍,比其高3倍。 SCZ-DMSO溶液的那种。优化的SCZ-NE对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的抑制区(ZOI)值分别为23.5±2.4和20.4±2.5mm,与MCZ乳膏和SCZ-DMSO溶液相比较大。

    结论:SCZ-NEs有效开发,克服了SCZ溶解性差,促进SCZ透皮过程,提高其抗真菌活性。因此,SCZ-NE是由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诱导的皮肤真菌感染的有希望的经皮给药。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28日

相关报告
  • 《天然乳化剂增强食品级百里香油纳米乳的抗真菌和真菌毒素抑制活性》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韩宇静
    • 发布时间:2019-06-24
    • 以三种不同来源的天然乳化剂(牛血清白蛋白、奎拉加皂苷、大豆溶菌素)为稳定剂,制备了作为潜在的天然抗真菌药物的百里香油-水纳米乳剂。在28天的贮存条件下,含有平均血清粒径<200 nm的牛血清白蛋白或奎拉加皂苷的百里香油纳米乳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研究了三种天然乳化剂稳定的百里香油纳米乳剂对禾谷镰刀菌分离株的抑菌和真菌毒素抑制作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真菌毒素产生结果表明,抗真菌活性主要由百里香油而不是乳化剂来改变菌丝和孢子细胞膜的完整性。纳米乳形式的百里香油对真菌毒素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块状油。在三种天然乳化剂中,由于百里香油和乳化剂的联合作用,使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百里香油纳米乳具有较高的真菌毒素抑制活性。
  • 《真菌介导的sydowii曲霉绿色合成纳米银及其抗真菌/抗增殖活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1-05-16
    • 自然于2021年5月14日发布关于纳米银的内容,文章指出由于人们对环保、经济、安全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合成金属纳米颗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研究利用sydowii曲霉培养上清液进行细胞外生物合成纳米银(AgNPs)。在合成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初步判断了AgNPs的产生,在420 nm处的紫外吸收峰进一步证实了AgNPs的产生。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也被用来鉴定AgNPs。结果表明,AgNPs具有晶体立方特征,是一种粒径在1 ~ 24 nm之间的多分散球形颗粒。合成三个主要因素(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条件如下50°C, 8.0和1.5毫米。在生物应用AgNPs,它显示了有效的抗真菌活性与许多临床病原真菌和海拉细胞和MCF-7细胞体外抗增殖活动。本研究为AgNPs的生物合成提供了一条生态环保的新途径,为临床生物医学应用带来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