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严重真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1-30
  • 当前对真菌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估计并不精确。我们使用了患病人口分母来估算2019年至2021年的年度患病率。我们进行了大量文献检索,涵盖了2010年至2023年的资料,结合了超过85篇关于各国和全球疾病负担的论文。我们利用未经治疗的死亡率、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以及接受治疗患者的存活率来估算粗死亡率和可归因死亡率。意识、指南以及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可及性,决定了接受治疗和未接受治疗病例的比例。这些估计不包括流感或COVID-19爆发的数据。我们纳入了来自120多个国家的数据。每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监护、肺癌或血液恶性肿瘤的背景下,超过2,113,000人患上侵袭性曲霉病,粗死亡率为1,801,000。慢性肺曲霉病的年发病率为1,837,272,死亡人数为340,000。每年约有1,565,000人患念珠菌血流感染或侵袭性念珠菌病,死亡人数为995,000。肺孢子虫肺炎影响了505,000人,死亡人数为214,000。隐球菌脑膜炎影响了194,000人,死亡人数为147,000。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约影响了300,000人,导致161,000人死亡)。真菌性哮喘约影响了大约11.5百万人,并可能导致46,000哮喘死亡。这些更新的估计表明,每年有6.5百万例侵袭性真菌感染和3.8百万例死亡,其中大约有2.5百万例直接可归因。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23006928?dgcid=rss_sd_all
相关报告
  • 《Covid-19大流行现转折点?NEJM:南非Omicron发病率与死亡率脱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4-17
    • 2021年11月25日,南非豪登省首次鉴定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 )的变异株Omicron(B.1.1529)。Omicron变体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以很好地规避先天免疫和中和抗体活性。随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将其列为全球重点关注变异株,仅几个月Omicron变异株就已经进化到第二代,传播力几乎是早期的3~5倍。据WHO最新报告,在所有上传的毒株基因序列中,奥密克戎占比达99.7%,其中,BA.2更是占所有测序病例的近86%。Omicron已然成为全球流行的主要变体。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趋势,包括从大流行开始到2022年1月12日的病例、住院、记录的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研究发现,南非Omicron变体流行期间,COVID-19病例的发病率与住院率和死亡率脱钩(图1)。 研究从之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的病例中抽样。病例包括通过核酸扩增测定或快速抗原检测确认的SARS-CoV-2无症状和有症状感染,住院包括因 SARS-CoV-2 感染入院,以及因入院时在常规筛查中偶然发现 SARS-CoV-2 感染的其他疾病入院。研究获取参与者血点样本,并定量分析检测抗SARS-CoV-2棘突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免疫球蛋白G。 研究最后纳入7010例患者,其中1319例(18.8%)已接种COVID-19疫苗。所有参与者中,总体血清阳性率为73.1%,女性参与者比男性参与者更可能出现血清反应阳性(76.9% vs.67.9%)。各年龄组血清阳性率有差异(图2): 12岁以下儿童的SARS-CoV-2 IgG的血清阳性率最低,占比56.2% 50岁以上成年人血清阳性率最高,占比高达79.7% 12-17岁儿童血清阳性的可能性高于12岁以下儿童(73.8% vs.56.2%) 已接种COVID-19疫苗者比未接种者更有可能出现血清阳性(93.1% vs.68.4%) 在18-50岁的成人中,接种疫苗者的血清阳性率高于未接种疫苗者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在第四波疫情中,SARS-CoV-2感染率的上升和下降速度都比前三波快,而感染率的更快上升证明Omicron变异株的传染性更强。在住院率、死亡率和超额死亡率这三项与感染率的比值方面,第四波疫情比值均低于前三波,这表明重症疾病(住院和死亡)与感染不挂钩(表1)。 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有两个因素导致Omicron重症率与感染率脱钩:一是既往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使人群产生了广泛的细胞免疫;二是Omicron与之前的变异株相比,更多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而不是下呼吸道,而这可能使病毒的毒力减弱。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主要目标是预防严重疾病而不是预防感染,那么在南非以 Omicron 为主的浪潮期间,Covid-19 病例的发病率与住院和死亡发病率的脱钩预示着 Covid-19 大流行的转折点。但在主要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的国家,是否会看到同样的保护作用仍有待确定。
  • 《10月30日_SARS-CoV-2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1-18
    •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于10月30日发布了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的Jesse Fajnzylber, James Regan, Kendyll Coxen,和Heather Corry等人发表的文章“SARS-CoV-2 viral loa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disease severity and mortality”,表明SARS-CoV-2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该研究团队量化了来自COVID-19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参与者的SARS-CoV-2病毒载量,包括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病情较轻的门诊患者和已治愈感染的个人。该团队在27%的住院患者和13%的被诊断为COVID-19的门诊患者中检测到血浆中的SARS-CoV-2 RNA。该研究报告说,在因COVID-19住院的参与者中,可检测出的血浆中SARS-CoV-2病毒载量越高,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更加恶化,绝对淋巴细胞计数越低,炎症标志物(包括c反应蛋白和IL-6)越高。SARS-CoV-2病毒载量,特别是血浆病毒血症,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的数据表明SARS-CoV-2病毒载量可能有助于COVID-19患者的危险分层,因此应进一步探讨其在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