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Biol Evol:对HIV毒力的可遗传性获得新的重要见解》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17-10-13
  • 尽管人们开展了25多年的英勇的研究工作,HIV仍然在人群中有害地持续存在,这部分上归结于它具有独特的利用它的人类宿主的能力,不断地适应和发生突变,从而增强它的传染性和毒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以一群HIV感染者(2014年的瑞士艾滋病病毒队列研究)为研究对象,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等17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如今研究了HIV毒力的所有方面,特别关注它如何破坏人免疫系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0月3日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issecting HIV Virulence: Heritability of Setpoint Viral Load, CD4+ T Cell Decline and Per-Parasite Pathogenicity”。

    这项研究探究了HIV毒力的三种不同方面的可遗传性:置位点病毒载量(set point viral load, SPVL),通过测量血液中的HIV数量来衡量这种病毒利用宿主的能力;CD4+ T细胞下降,衡量这种病毒导致的损伤;相对于SPVL的CD4+ T细胞下降,衡量一种给定的利用水平下的损伤,也被称作每种病原体的致病性(per pathogen pathogenicity, PPP)。PPP衡量一种病毒毒株的毒力,而无需考虑它在被感染者中的载量。

    他们研究了以CD4+ T细胞降低率衡量的HIV毒力和PPP是否可从供者遗传到受体中,因而不完全依赖于病毒群体的环境(即人类宿主)。

    利用瑞士艾滋病病毒队列研究中匹配的供者-受者和系统发育方法,他们提出HIV毒力和它对人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可遗传的。他们发现CD4+ T细胞下降和PPP的遗传率是17%。

    论文通信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综合生物学研究所的Roland Regoes说,“HIV基因型主要通过调节PPP来影响它的毒力,而通过SPVL带来的间接影响是较小的。”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Regoes和论文第一作者Frederic Bertels等人对HIV基因型在感染严重性上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新见解。

    通过对HIV毒力的不同方面的新认识,这项研究将促进对HIV和其他病原体的进一步探索。(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Frederic Bertels Alex Marzel Gabriel Leventhal et al. Dissecting HIV Virulence: Heritability of Setpoint Viral Load, CD4+ T Cell Decline and Per-Parasite Pathogenicit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Published online:03 October 2017, doi:10.1093/molbev/msx246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11338.html
相关报告
  • 《首个儿童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药物Cinryze获批》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04
    • 日前,美国FDA批准Shire(夏尔)公司旗下Cinryze(C1酯酶抑制剂),用于6岁及以上儿童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患者预防疾病发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首款获批的皮下注射型C1酯酶抑制剂(C1-INH)。 Cinryze早在2008年就被FDA批准用于青少年和成年人HAE的治疗。本次批准进一步扩展了Cinryze的适用患者群为6岁及以上儿童。 本次Cinryze获批,是基于一项多中心单盲III期研究结果。该研究评估了不同剂量的Cinryze在12例7~11岁患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与未接受治疗时的基线水平相比,500单位和1000单位的Cinryze能够将患者水肿发作的次数分别减少71.1%和84.5%。这两种剂量都可以降低水肿发作的严重程度并且减少急性疗法的需求。 在不良反应方面,主要包括:头疼、恶心、发热和注射部位红斑。这些不良反应均可控,未出现严重到导致患者中止临床试验的情况。 什么是HAE 血管性水肿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为杂合体方式遗传。全球发病率约为1/10000~50000,且约80%的患者有家族史,约50%~75%的患者在12岁前发病。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克雷格教授指出:大部分HAE患者的病因是由于编码C1-INH蛋白的基因出现突变,导致其编码产物C1-INH合成减少或活性降低,所以又称为C1酯酶抑制物缺乏症。C1-INH缺乏会导致缓激肽(bradykinin)的过度生成,促进血管中的液体渗入到周围组织中,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导致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反复出现水肿,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临床表现有:发作性、局限性、非凹陷性皮肤及黏膜水肿,无痛无痒、无红斑,主要累及肢体、颜面、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等组织疏松处(眼周、口唇和外生殖器),影响其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小血管。可因拔牙(约占诱因的50%)、外伤、雌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精神紧张等诱发。累及肠道可出现腹痛/绞痛、恶心、呕吐及水样泻;累及上呼吸道可引起喉头水肿及/或窒息等。肿胀于几小时内进行性发作,12~36小时达高峰,1~3天自行缓解。 由于HAE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约有30%~50%的患者可因突发喉水肿窒息而亡。鉴于HAE潜在的致死风险,对该疾病的预防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Cinryze Cinryze的活性物质是从人类血浆中提取的C1-INH,它通过静脉注射被注射到患者血液中,从而提高患者血液中C1-INH水平。C1-INH治疗通过替代该缺陷蛋白质并帮助患者调节发作过程中血管舒缓激肽的释放而解决HAE的基础病因。患者每隔3~4天接受一次Cinryze的治疗来预防血管性水水肿的发生。 “该药的获批,让那些6岁的患儿也有了新的治疗选择。”美国遗传血管性水肿协会主席Anthony Castaldo说。
  • 《PLoS Comput Biol: 遗传条码揭示新冠病毒进化路线》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0-09
    •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Drexel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和标记COVID-19的病毒的突变情况。他们使用从冠状病毒测试收集的全球遗传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的分析表明,在美国至少有8至14种不同的病毒突变株,其中一些与之前相同,而其它的则来自于欧洲。 该遗传分析工具最初是作为一种分析遗传样本以获取细菌混合物快照的方法而开发的,它可以从大量的遗传信息中找出模式,并可以识别病毒是否已遗传改变。然后,他们可以使用这种模式通过称为信息性亚型标记(ISM)的标签对遗传差异小的病毒进行分类。 该研究最近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上,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病毒遗传数据可以快速检测和分类SARS-CoV-2中的细微遗传变异。该工具是由Drexel大学研究员Zhengzhen Zhao设计的,并在GitHub上公开提供。 Drexel工程学院教授Gail Rosen博士说:“我们在测试中看到的来自亚洲与欧洲的SARS-CoV-2病毒的类型与在美国发现的类型不同。 “识别变异使我们能够看到病毒在不同人群之间传播的方式。它还可以向我们展示通过社会隔离成功隔离COVID-19的领域。” 这一名为ISM的工具特别有用,因为它不需要分析病毒的完整基因序列即可识别其突变。对于SARS-CoV-2,这意味着将病毒的30,000个碱基长的遗传密码减少为20个碱基长的标签。 ISM工具还确定了病毒遗传序列中的某些位置,这些位置随着病毒的传播而一起改变。研究人员发现,从4月初到夏季末,SARS-CoV-2序列中的三个位置同时发生突变。这些位置在遗传序列的不同部位。一部分被认为与细胞信号传导和复制有关。另一部分与刺突蛋白的形成有关。 研究人员说,尽管需要更多有关这些同时突变如何影响病毒传播和严重程度的研究,但可以使用一起改变的位点将亚型标签整合为11个碱基,这可以使下游分析更加有效。 除了帮助科学家了解病毒如何变化和传播外,这种方法还可以揭示其遗传密码中似乎仍然对突变具有抗性的部分,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抗击病毒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