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研发温度客观预报技术实现极端高温天气精准研判-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7-14
  •         天津市气象台加强高温预报预警技术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集成温度客观预报技术,在今年夏季正式投入业务应用。该技术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高分辨率格点实况信息和多种数值预报模式信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多种统计方法相融合,一方面,通过分级权重集成方案有效提升了35℃以上高温预报准确率;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降水等级设计集成方案,提高了下雨天温度预报准确率;通过对天津沿海地区海陆边界和热力性质差异研究,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陆风分型温度预报订正模型,有力改进了沿海地区温度预报效果。
  • 原文来源: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kj/2011xkjdt/202307/t20230713_5646171.html
相关报告
  • 《河南:气象风险预报助力电网安全运行-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6-27
    • 当前位置: 首页 > 省级动态 河南:气象风险预报助力电网安全运行 . 字体: 大中小 . 打印本页 . 分享: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6月23日10时,河南濮阳市台前县气温已接近40℃。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对电力设施和铁塔开展巡查,确保高温期间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端午假期,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县市气温达到39 ℃到42℃。持续高温天气下,全省用电负荷大幅攀升,电网安全运行面临挑战。 省气象服务中心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专班每日制作《电力调度气象服务专报》,及时发布电网高温大负荷风险气象条件预报、未来7天全省及18个地市高温风险预报,与 电力部门实时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同时指导市县级气象局做好能源保供服务。据了解, 省气象服务中心运用调查研究成果,紧紧围绕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运行需求,研发基于体感温度的电网高影响风险预报产品,基于“一张图 ” 实现针对 电力部门关注的重点区域及重要电网设备的实时提示。 根据气象风险预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启动应急响应并发布预警通知,加强设备和线路巡检,启动需求侧响应和负荷调控,多管齐下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和电网安全运行。 (作者:周爱春 马昕 责任编辑:刘淑乔) .
  • 《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4-01-23
    • 1月1日,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了分钟级大气垂直廓线的业务化观测。目前,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获取率超过95%。 新数据在气象数值预报模式中得到应用,温湿廓线数据的阶段性评估结果为正贡献,50余部云雷达产品为卫星云高产品的检验提供数据支撑;垂直产品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及强对流、冻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服务保障中得到较好应用,被中央气象台早间天气会商引用60余次,有效提升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为推动建立垂直观测新业务,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组织开发观测端、中心级垂直观测业务平台,提供业务准入前的垂直设备运行和质量评估,支撑垂直站业务运行监控和融合产品研发,实现应传尽传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建立数值模式同化应用的黑白名单以及同化前质控。 据悉,自2016年起,探测中心牵头实施超大城市观测试验,提出将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和GNSS/MET水汽等5种设备组合成为协同垂直观测系统,通过设备间性能互为补充,实现多种设备观测的数据融合,获取分钟级频次观测的风、温、湿、水凝物、气溶胶等五条廓线;通过攻克垂直观测系统在定标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等关键核心问题,提高了有云和降水条件下风、温、湿廓线反演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