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理化所利用棉花短绒制备出超高比表面积氮掺杂多孔碳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06-20
  • 来源:中国材料网

    新型碳材料的设计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传感、催化、储能、环境修复等领域。传统制备碳材料的原料都是以化石资源为主,但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因此,开展以可再生的、廉价的、绿色环保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碳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可持续和绿色化学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资源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张亚刚带领其团队立足于新疆资源转化,以新疆丰富的棉花短绒为原料,设计开发了新型碳纤维和功能型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在前期的工作中,张亚刚团队设计开发了一种以棉花短绒为原料,环保、低成本制备碳纤维的新工艺。在制备碳纤维过程中,采用了较为环保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工艺(CarbaCell),该工艺与传统制备再生纤维素的方法相比,不仅生产流程更简便,而且在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过程中更环保。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刊物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16, 4(10): 5585-5593上。

      近日,张亚刚团队以棉花短绒为原料,经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配制,碳化、活化等步骤制备出了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该材料孔隙结构可调,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达到3700m2/g,氮含量达到7.7%。同时,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的碳化温度对试样得率、元素组成、形貌、孔结构的影响。

      科研人员还对氮掺杂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能和染料吸附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以该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循环5000次后比电容容量仍可保持初始容量的93-95%。此外,在浓度是1摩尔每升的H2SO4电解液中比电容容量达282 F/g,在6摩尔每升的KOH电解液中比电容容量达289 F/g,同时具有优异的倍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具有优异的染料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达到1551mg/g。

      相关研究成果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并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刊物《材料化学杂志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这种以植物基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工艺简单、结构可控、超高比表面积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新型功能性碳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人才计划”、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相关人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从植物基可再生棉花短绒资源设计制备结构可调超高比表面积新型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在污水处理和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

相关报告
  • 《我发现宏量合成多孔掺杂 碳纳米材料制备新途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30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教授和梁海伟教授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过渡金属盐催化有机小分子碳化的合成新途径,实现了在分子层面可控的宏量合成多孔掺杂碳纳米材料。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27日出版的《科学进展》上。 碳纳米材料因具备高的导电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独特的微观结构等物理性质,在环境、能源、催化、电子器件和聚合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拥有高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理想的杂原子掺杂等特征的碳纳米材料,更受青睐。但开发简单、廉价、可控的方法宏量制备碳纳米材料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有机小分子因其广泛存在、种类多样、元素丰富,是一种理想的制备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但在高温下有机小分子的高挥发性使得其作为原料制备碳纳米材料必须使用复杂方法和设备,如化学气相沉积和高压密闭合成。 针对上述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一种过渡金属辅助有机分子碳化的方法,通过使用过渡金属盐辅助热解有机小分子来制备碳纳米材料。在高温热解过程中,过渡金属盐不仅能提高小分子的热稳定,还能催化其聚合优先形成相应的聚合物中间体,避免有机小分子在高温热解中挥发,从而最终形成碳纳米材料。研究表明,运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碳材料具有三种微观结构:竹节状的多壁纳米管、微米尺度的片和无规则的颗粒。该研究为高效制备碳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普适的合成路线。
  • 《在具有超高表面积的N -掺杂多孔碳纳米带上,生物质能途径与钴单基催化剂相连接》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20
    • 多孔公司??N C催化剂与超高表面积所需高度催化反应。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衍生壳聚糖热解技术,在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Co‐ISA/CNB)上合成克数的单催化剂的规模放大方法。使用优化选取和CoCl2盐有效activation-graphitization代理可以引入多孔带像纳米结构与超高比表面积(2513平方米克−1)和石墨化程度高。球差校正电镜和X射线吸收细观结构分析表明,共菌种以孤立的单一位点存在,在CoN4结构中被氮稳定。所有这些特性使Co - ISA/CNB成为室温下选择性氧化芳香族烷烃的有效催化剂。对于乙苯的氧化,Co‐ISA/CNB催化剂的转化率高达98%,选择性为99%,而Co纳米颗粒是惰性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生成的Co?O中心孤立有限公司单一网站负责优秀的催化效率。 ——文章发布于2018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