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确定了可能对“一带一路”产生重大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前沿问题》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04-07
  • “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具雄心的全球基础设施倡议。它对自然和社会系统提出了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和新颖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一带一路”在发展和保护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并不明显,需要广泛思考。

    在《生态与进化趋势》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一组专家探讨了“一带一路”中被忽视和低估的重要问题。他们确定了11个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尚未得到承认的前沿问题。

    根据这项研究,前沿问题包括通过开采水泥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威胁、“一带一路”向北极的扩张,以及地缘政治竞争对环境和社会标准以及冲突地区建设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指出了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包括微生物物种的潜在传播、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以及与当地和土著社区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治理和伙伴关系所带来的机遇。

    “我们在水平扫描中发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中药供应链跟踪、环境标准的协调、地缘政治竞争和冲突地区的建设,表明中国将需要增加其在全球环境治理结构中的参与,”Alice C。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XTBG)的休斯。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需要新的合作治理模式来平衡广泛的地缘政治、社会和环境利益。

    “我们认为,提升全球环境标准是确保“一带一路”更具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的先决条件,它可以在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方面发挥作用,”Alice C.Hughes博士说。

相关报告
  • 《《Science》 | 中国“一带一路”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10-10
    • 9月15日,Science上发表一篇文章,论述了中国“一带一路”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 四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的沿线国家开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该倡议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投资促进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预期贸易增长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多元化、扩大出口和重组高污染、高碳经济。 相关文献中,C.Wang 和F.Wang 提到“中国可以引导气候变化”,他们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有力证据。尽管该倡议将有助于全球繁荣,但它也可能导致全球碳排放增加。 “一带一路”国家计划建设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桥梁、采矿以及制造业的发电厂、水坝和车间,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鉴于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缺乏可再生能源设施,能源需求很可能会由化石燃料提供。此外,基础设施需要运行和维护,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国家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目前,中国大约70%的能源由煤炭供应,而且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强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简化“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扩大其供应链,这将导致中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如采矿、钢铁和钢铁)的增长,进而加速能源燃烧,增加全球碳排放总量。 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必须认真考虑其对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发展中,先进的绿色能源技术和低碳激励措施将会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建议并期待“一带”是绿色的、“一路”是干净的。 参考文献: [1] P. Ferdinand, Int. Affairs 92, 941 (2016). [2] G. Schwerhoff, M. Sy, Renew. Sustain. EnergyRev. 75, 393 (2017). [3] Z. Liu et al., Nat. Clim. Change 6, 201 (2016).
  • 《一带一路生物入侵的风险。》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19-05-17
    •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全球发展计划,涉及世界上近一半的国家[1]。 它不仅会产生经济和政治影响,而且可能产生多重环境挑战,成为学术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政府期望BRI成为可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