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太湖蠡河流域大气沉降物中重金属的浓度、通量、风险和来源》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8-04
  • 本研究调查了中国东部蠡河流域来自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基于地质积累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依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健康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富集因子、正矩阵因子分析和铅同位素分析对污染源进行评估。沉积颗粒中镉、铬、铜、镍、铅和锌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842、79.92、150.3、 46.86、231.7和1920?mg?kg−1。这六种重金属的沉积通量分别为0.6、6.0、10.9、3.3、16.4和157?mg?m−2 a−1。生态风险等级为镉?>?锌≈?铅?>?铜?>?镍?>?铬。摄入是造成人体暴露于重金属的主要途径,但是这些重金属的危害商数和危害指数值均小于1,说明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危害风险或者说风险非常小。大气沉降物中82.4%的镉、51.9%的铜、51.2%的镍以及68.3%的铅来源于燃煤工业。大气沉降物中的锌则主要来自于车辆尾气排放(75.7%),铬(66.3%)则主要来自于自然源。本研究所采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提高了源解析的精确度。该研究结果对治理大气沉降物中的重金属提供了思路,也为中国其他地区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关报告
  • 《对快速发展的城乡分界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的综合风险评估》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1-01
    • 水生环境中的金属污染是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本研究采用多种风险评估指标,评价中国东部文瑞塘河流域快速发展的城乡界面的河流表层沉积物金属(铜、锌、铅、镉和铬)的环境风险。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达成共识的沉积物质量指南(SQG)和风险评估代码(RAC)确定了38个地点的风险评估。土地利用聚类分析表明沉积物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对于镉,其浓度比背景水平高约100倍,并且在生物可获得部分中占高比例。根据RI,确定ErCd具有极高的潜在风险,导致第四组(工业)具有最高的生态风险。同样,由于工业用地比例较高,经过SQG评估,第四组(工业)的风险也排名最高。与影响范围介质(ERM)值相比,锌浓度高,风险大。三个指数中预测金属环境风险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这些指标的差别定义。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进一步估算源自空间变化的环境风险不确定性,并将其排列为:锌>镉>铬>铅>铜。这种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为指导流域尺度金属污染管理的补救策略提供了重要信息。
  • 《土地利用对太湖流域多尺度空间沉积物污染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11-22
    • 南京大学湿地生态学院与南京大学长春生态研究所的的研究人员在多个空间尺度探索了平原河网地区土地利用与沉积污染物的动态关系。文章发表在《CLEAN – Soil, Air, Water》期刊。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绘制半圆形缓冲区(100,200,500,1000,1500和2000m)以表示六个空间尺度。多元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用于检测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特征空间尺度。 结果表明,水田、农村居民点、建筑和植被是沉积物污染变异性的最重要指标,沉积物污染受土地利用综合效应的影响。同样类型的土地利用可能产生不同的污染物浓度。人为土地利用对沉积物污染的影响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空间尺度,例如,500m缓冲区被确定为总氮、Hg、Pb和Zn的人类干扰空间临界尺度,1000 m缓冲区是Cd、Cr和Cu的临界尺度,1500 m缓冲区是有机物临界尺度,总磷在1000m-1500m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我们的结论是作为现有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的河流两侧的1000 m缓冲区在太湖流域不是很有效,因此扩大优先保护区域对于优化其有效性至关重要。确定人为干扰特征空间尺度,可为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