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李丹丹
  • 发布时间:2019-09-12
  • 近日,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9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对2019上半年公开的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排名,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涉及生物技术药、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诊断试剂、微生态制剂、血液制品等技术领域。从企业国别来看,入榜企业来自15个国家,主要分布在美国(44)、日本(15)、中国(10)和德国(7),其中来自中国的恒瑞医药排名第16位、中国生物制药排名第26位、药明康德排名第35位。从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100件以上的企业有25家,其中Roche以895件专利位居第一,Novartis以573件专利、Johnson & Johnson以449件位列第二和第三。

  • 原文来源:;http://www.iprdaily.cn/news_22425.html
相关报告
  • 《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迎“高光时刻”》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信息监测与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1-01-06
    •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让2020年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高光之年”。世界各国政府和市场机构开始重新审视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给予其极高的关注度。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将终结疫情的希望寄托在生物医药产品身上。随着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开启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疫苗研发进展成为贯穿全年的焦点。在各国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多支疫苗用时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数年才能完成的临床试验或审评审批流程。   疫情催化下,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格局进一步演变。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全球化特征越发明显,创新能力、资本和政策则是左右企业发展、塑造行业格局的三股主要力量。   生物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其研发费用占比居各行业前列。研发创新能力和研发创新成果也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许多成立时间不长的新生代创新企业的估值或市值已经超越许多传统大型企业。多家从事新冠疫苗研发的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在今年被世人熟知,被资本热捧。   从产品领域来看,与化学药品市场相比,生物制剂市场需求增速更快,研发投入也更大,特别是新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在2020年成为行业重点投入领域。目前,全球有数千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细胞和基因疗法,主要面向癌症、镰状细胞贫血症、血友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此外,数字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越发普遍。业界已有共识,数字技术可以在数字疗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赛诺菲、武田、辉瑞、强生等众多药企巨头都提出了数字化战略,通过提高数字应用能力、拓展外部合作等方式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   疫情带来了医药行业整体价值的重估,大量资本蜂拥而至。今年三季度,生物医药行业全球融资总额创历年同期新高,许多头部投资机构大力度投入。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加快了布局生物医药行业的速度,今年7月认购百济神州超10亿美元股权份额,更是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史上最大的一笔股权投资。   在行业内部,不少药企巨头也发挥资本力量,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展管线资产。肿瘤和罕见病这两个攻关重点,成为药企并购布局的热门领域。9月14日,吉利德科学以约210亿美元收购免疫医学公司,获得其刚刚上市的乳腺癌治疗药物,这已经是吉利德科学今年在肿瘤领域收购或合作的第7个项目。12月12日,阿斯利康宣布与亚力兄制药达成高达390亿美元的收购确定性协议,通过这一收购,阿斯利康进入了此前未涉及的罕见病治疗领域。   2020年,降低药价成为许多国家监管机构发力的重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模式。全球前两大医药市场——美国和中国,都在谋求以自己的方式降低药价。美国政府今年以来一直试图通过行政指令等方式降低药价,但是遭到了行业协会等各种力量的抵触,成效甚微。在中国,2020年药品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已从药品扩充到器械,从化学仿制药扩充到注射剂,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也正式启动,冠状支架带量采购结束后,入围产品平均终端价格降幅超过90%,引发行业轰动和社会关注。   中美两大医药市场的政策动向,给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为了控制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行业开始普遍进行资源重新配置。许多企业不再选择业务大包大揽的发展模式,而是将资源集中在疾病机理研究、新药靶点发现等早期研究等方面,其他业务则尽量采用外包形式。此外,企业普遍越发注重在不同市场寻找当地合作伙伴,开发合作项目,提升市场运营效率,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全球化特征。
  • 《路透社发布 2018年度TOP100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0-16
    • (美国费城,2018年10月11日)路透社日前与科睿唯安连续第四年合作发布了其TOP100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年度榜单。该榜单基于德温特创新(Derwent Innovation)平台的专利数据及Web of Science平台的学术论文引文数据,遴选出那些对促进全球科学进步、发明新技术、推动新市场和新行业发展做出最突出贡献的大学。中国今年上榜大学的数量从去年的3所增至5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排名较去年均有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首度入榜。 在本年度的榜单上,北美大学继续占据主导地位,TOP 100最具创新力大学中共有48所来自北美,其中美国46所,加拿大2所。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则占据了榜单前三名。斯坦福大学因其专利和研究成果得到全球学术及产业界的频繁引用,连续第4年位居该榜单榜首。斯坦福近期的研究重点包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数项进展,其中包括引导无人驾驶汽车的新一代摄像系统以及在人体测试前预测新药潜在药物作用的模拟器。 欧洲大学在该榜单占据了27个位置,排名最高的是位居第7名的比利时鲁汶大学,其次是第8名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亚洲大学紧随其后,共23所亚洲大学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位居第11名的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排名第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