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恢复供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1
  • 据俄罗斯媒体21日报道,在完成系列技术维护后,“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已开始恢复供气,但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的天然气运输量。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7月20日下午,德国天然气管道运营商Gascade宣布,在例行年度检修结束后,“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将于次日,也就是21日恢复向德国供气。

    据了解,Gascade在位于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卢布明运营着两处“北溪1号”的天然气接收点,而这两处地点都将保留天然气的输送。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以目前情况来看,估计通过“北溪1号”管道的输气量将与例行维护前水平一致,即满负荷运力的40%。

    该公司表示,由于设施的启动是非常复杂的技术过程,全面恢复运力可能需要数小时,并持续到21日早上晚些时候,届时将在其平台上公布实际输气量。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在天然气实际进行交付前,情况仍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9日晚证实,“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将在维护结束后恢复供气。普京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一如既往履行其义务,并愿意继续履行其所有义务。”

    在过去的一周半时间里,穿越波罗的海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因进行年度维修工作未向德国供气。德国联邦政府曾担心俄方会就此暂停天然气的输送。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guonei/2022/07/21/detail_20220721125574.html
相关报告
  • 《“北溪-1”暂停供气令欧洲忧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4
    • 【时事观察】“北溪-1”暂停供气令欧洲忧心 毕振山 7月11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管道暂时关闭,进行为期10天的常规维护。欧洲多国担忧“北溪-1”会永久断供。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能源危机压力下,欧洲的能源供应格局正出现两大转变,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欧洲民众仍将承受“缺气”后果。 7月11日,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的数据显示,“北溪-1”管道当天已正式关闭。根据该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7月11日至21日“北溪-1”将进行常规维护,包括检修管道供电系统、防火与防漏气系统以及部分阀门,并升级相关软件。 “北溪-1”管道从俄罗斯维堡经波罗的海通向德国,全长大约1200公里,年输气量约550亿立方米,是俄罗斯向德国和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之一。今年6月,由于加拿大没有及时归还送修该国的“北溪-1”管道部件,俄方将“北溪-1”管道的输气量减少了40%。 尽管“北溪-1”管道每年都会进行常规维护,且相关公告已经提前发出,但一些欧洲国家还是担心“北溪-1”的维护时间会延长或者永久停止输气。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说,维护结束后俄方可能会继续向德国输气,也可能完全停止输气,“一切皆有可能”。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局长穆勒也表示,“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也警告称,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是“现在最可能发生的事”。 在分析人士看来,德、法等国对俄罗斯可能停止供气的担忧,凸显出欧洲当前的能源困境。 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和原油进口国。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155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5%。从具体国家来看,德国55%的天然气需求依赖俄罗斯,意大利大约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奥地利大约8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 在此情况下,欧盟要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就必须寻找足够的替代能源。为此,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美国、以色列、埃及、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然而,这些地区的天然气要么开发不够、要么没有输气管道,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缺乏足够的液化天然气储存设施。 今年6月底,欧盟理事会批准一项规定,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今冬前达到其储气量的80%,在下个冬季前达到90%。但来自欧洲天然气总库存的数据显示,欧盟天然气储气率目前仅为61%左右。德国定的目标是在11月前储气量达到90%,现在仅为62%。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来自俄罗斯的能源减少,欧洲能源供应格局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增多。美国这几年一直在跟俄罗斯争夺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今年6月,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2年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将创新高。二是欧洲重新转向煤炭和核能等能源。德国、捷克、荷兰、奥地利等国都已决定取消对煤电的限制,法国则寄希望于核电。 对欧洲来说,持续的能源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胀,这将增加欧洲民众的生活成本,也会影响欧洲的经济前景。欧盟委员会7月11日就表示,将再次下调本年度欧盟经济增长预期并调高通胀预期。这意味着欧洲不仅可能面临身体上的“寒冬”,也将面临经济上的“寒冬”。
  • 《加拿大恢复对“北溪”管道涡轮机的制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5
    •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和自然资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宣布,鉴于“情况变化”,加拿大恢复了对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涡轮机的制裁。 报道称,这两名部长的联合声明指出:“考虑到普京被迫证明,恢复‘北溪-1’号管道全面运行从未进入他的计划,而且管道本身也发生了故障,加拿大政府决定取消有时限的制裁豁免。该豁免允许西门子公司蒙特利尔工厂维修的涡轮机返回德国。” 乔利和威尔金森补充道:“加拿大在作出这一决定时承认,发放豁免所基于的情况已发生变化,豁免不再符合所述目的。” 据报道,俄乌冲突开始后,经“北溪”管道向欧洲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最初大幅降低,而8月末后,供应已完全停止。9月26日,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两条管道“北溪-1”和“北溪-2”同时遭遇袭击。德国、丹麦和瑞典不排除这是针对性的破坏活动。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表示,两条天然气管道的紧急情况前所未有,无法估算修复时间。 10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获准检查“北溪”爆炸现场,该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向他报告了调查情况。普京还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明显是恐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