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材料的盈利能力和现金状况表现良好。展望未来,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在实现增长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过去的一年里,材料行业再次经历了几大变化:资源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有所加剧,人工智能和国防领域催生了新的需求方向,出现了生产性复苏的迹象,而部分地区的脱碳进程则有所放缓。总体而言,2024年材料行业出现萎缩,金属和矿业领域的收入下降了6%,约为3万亿美元,但其他材料领域的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降幅。尽管如此,该行业的盈利能力仍保持稳定,约为1.3万亿美元(其中金属和矿业领域贡献了7000亿美元),利润分配也发生了变化,从动力煤和钢铁转向黄金、铜和铝,这一变化已经持续了数年。对原材料的地缘政治关注度有所增强,出现了新的关税、激励措施和出口限制等现象。同时,采矿和精炼领域中多种商品的供应集中度持续上升。我们的分析表明,相关措施主要针对那些出现在各国关键矿产清单上且供应集中度较高的商品(美国的关税除外)。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脱碳进程有所放缓。例如,在欧洲和美国,电池电动汽车(BEV)的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与前一年相比持平或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技术、流程和电气化方面的大胆创新却在加速进行。在这种背景下,资本市场依然表现强劲,自2015年以来,股东总回报(TSR)增长了3.5倍,市场资本总额更是翻了一番。总之,自去年的报告发布以来,材料行业经历了四大显著变化:地缘政治以及全球化虽在不断变化但并未消失的全球格局,导致了资源民族主义或保护主义的加剧。这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比如难以进入的终端市场以及本地供应链整合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比如资源进口地区新项目获得的财政激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扩展,需求增长速度加快,这很可能会对需求结构产生实质性影响,尤其是对铜的需求——例如,预测显示到2030年与数据中心相关的铜需求将增加3%,部分抵消了低碳技术需求的放缓。采矿业近期的资本密集度和生产率反弹已逐渐显现,并且出现了几项有望延续这一趋势的新技术与实践,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某些地区和商品类别中,脱碳进程正在放缓,最显著的是欧洲钢铁行业,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已宣布项目已被搁置或取消。与此同时,动力煤的需求持续增长,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0亿吨。展望未来,到2035年,所有情景下的需求前景都显得十分乐观。这种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增长、中产阶级的壮大以及低碳技术的推广——能源转型材料的使用推动了超过一半的增长。此外,需求增长还可能来自新的应用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及国防部门可能带来的潜在额外增长空间。总之,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可能将贡献超过45%的这一增长总量。在供应方面,产能的提升与预期相符,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然而,供应仍高度集中,一些关键商品(如稀土元素)面临持续的供应限制。尽管全球供需缺口正在缩小,但要完全消除这一缺口可能需要数万亿美元的投资、大量新增电力产能以及持续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了三个潜在的发展机会:通过拓展至新的地域和关键材料领域来推动多边世界的增长——在这些领域,你拥有明确的“参与权”,并且可能还会受到政府激励措施的推动——或者从废料、回收利用以及与数字基础设施和国防相关的特定高增长领域和产品中挖掘价值。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动化、下一代运营优化以及全球采购来加速生产力的“反弹”,以应对生产力下降和因矿石品位降低、劳动力短缺、环境、健康和安全要求以及项目复杂性而产生的成本上升等问题。通过采取逐步且成本效益高的方法推进脱碳工作,以减少排放并同时扩大低碳流程、回收利用和循环商业模式——但目前不要将商业案例建立在绿色溢价之上。由于超过30%至50%的股东总回报超预期是由公司的运营决策驱动的,因此处于最高四分位数的生产力和有纪律的增长仍然是长期成功最明确的标志,这体现在更高的利润率、稳健的回报和持久的竞争力上。尽管面临诸如更紧张的供需平衡以及更严格的减排目标等种种挑战,但大胆创新者们已经正在重塑竞争格局。